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酒业频道!
当前位置> 酒业频道>>深度>>

酒类“扫码价”藏猫腻遭行业抵制

2021-11-18 16:51:3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日前,中国八省市酒类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杜绝和抵制酒类商品虚高扫码价行为倡议书》,在业界引发关注。

为抵制市场上出现的虚高扫码价乱象,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广西酒类行业协会、福建省酒类流通协会、海南省葡萄酒行业协会、云南省葡萄酒与烈酒流通行业协会、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深圳市葡萄酒行业协会等八家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坚决杜绝和抵制酒类商品虚高扫码价行为。

倡议书指出,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扫码价里可能有“猫腻”,但虚高的扫码价却始终存在。

这种与实际成交价格严重背离、虚高扫码价乱象,严重扰乱了酒类市场的正常秩序,误导了消费者;不但侵害了诚信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酒类市场和酒类行业的健康发展。

倡议书要求所属会员单位立即停止酒类商品标注虚高扫码价行为。同时,号召全体酒类行业从业者自觉抵制标注虚高扫码价行为。为此,提出4点倡议:1.杜绝乱价:要求所属会员单位立即停止酒类商品标注虚高扫码价行为。2.坚决抵制:号召全体酒类行业从业者自觉抵制标注虚高扫码价行为。3.协助监管:积极向当地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协助打击制造、传播虚高扫码价行为。4.积极引导:通过各大媒体向广大消费者普及酒类知识,引导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八家协会表示,希望借此倡议,通过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消除虚高扫码价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护酒类市场的公平、公正,促进酒类行业的健康发展。

双十一前夕,市场监管总局也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明确要求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严格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事实上,扫码价虚高的问题由来已久,已经成为酒行业乱象中的顽疾。市场上有的白酒动辄上千元的扫码价,实际成交价却很低,有的产品扫码价比实际成交价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商家和消费者早已见怪不怪。

有媒体调查,在电商平台上,一款名为国酱1949的产品,售价为39.9元/瓶,而扫码价则为1999元/瓶,扫码价是售价的50倍。另一款名为燚隆接待酒的产品,整箱6瓶裸瓶无酒杯装售价为198元/箱,而扫码价则为1699元/瓶;若按扫码价计算,整箱售价则为10194元/箱,扫码价是售价的51倍。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理由。扫码价格虚高现象同样有其存在的道理。

虚高的扫码价满足了部分人“送礼有面”的畸形需求,可以给足消费者“面子”,商家也正是抓住消费者这种消费需求。同时,厂家以虚高的报价与实际购买价的巨大差距作为促销手段,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占了很大便宜,虽然消费者意识到扫码价里可能有“猫腻”也乐意接受。

但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势必会加重消费者对许多新上市酒类产品价格上的不信任心理,对酒业市场的长期繁荣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扫码价格虚高会影响企业的诚信印象和主流产品价格。因为主流产品是价格标杆,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价格预期,扫码价格虚高的产品会影响企业的品质印象。白酒行业是充分市场竞争的行业,产品价格是由企业自主制定,并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强化自律,强化诚信经营作风。(颜林)

(责任编辑:崔立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深度
评论
访谈
视频
数据
酒文化
白酒
啤酒
洋酒
葡萄酒
保健酒
黄酒
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