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北海素有南珠之乡的美称,南珠产业历史悠久。近年来,广西北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规范南珠行业检测、培育南珠企业品牌、完善南珠相关标准、扶持南珠养殖示范区、推进商标品牌建设、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共建南珠标准化养殖基地、加大南珠品牌宣传力度等措施,大力支持南珠振兴、助力南珠产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提升南珠检测与追溯技术服务能力
北海市于2006年设立国家珍珠及珍珠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0年以来,投入236余万元购置了珠层测厚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仪和摄影显微镜等新检验检测设备,整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探索创新,北海市场监管局联合南珠养殖及科技研发公司组织实施“南珠养殖新型珠核的珠核‘虹膜’(ID)识别及插核关键技术创新研究”科研项目,首次将珠核的抗病害能力与可溯源能力结合,快速准确地实现珍珠身份鉴别,为保护南珠品牌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为贯彻落实北海市振兴南珠产业政策,更好服务商户和消费者,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北海市对所有珍珠产品实行免费检验,近两年来共接受北海市及国内各地的2860家珍珠销售、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委托检验珍珠产品37905批次,免收企业和消费者检验费用113万元。
培育南珠企业商标品牌及高端认证
利用北海市大力实施品牌建设规划的契机,根据《加快推进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5年)》要求,制定南珠产业品牌推广实施方案,将南珠产业纳入“北海特色”的发展规划,开展推广“合浦南珠”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的系列行动,对南珠产业进行重点品牌建设培育扶持,大力打造北海南珠品牌,振兴南珠产业。北海南珠获得首批广西“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北海黑珍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水源莹润霜获评“广西名牌产品”,北海市海真珠化妆品有限公司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和北海市秀派珠宝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制定标准并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组织有关企业、科研院所搭建南珠养殖、加工、产品、销售、管理的标准体系框架,完善南珠产业各环节的实用性标准。目前,由北海市企事业单位制定且已发布实施了南珠产业相关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16项,在研制地方标准2项。标准的出台实施,规范了珍珠养殖产前、产中、产后操作与管理,对珍珠采收、包装、贮运、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为珍珠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组织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共建“中国-马来西亚贝类(国际)实验室”,共同研究南珠养殖加工技术标准。在马来西亚建立共3万亩贝类养殖基地。在马来西亚举行珍珠养殖标准化技术培训,指导当地珠民标准化养殖,推广运用中国贝类养殖技术标准,增加南珠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此外,北海市场监管局还帮扶广西东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乌坭珍珠产业示范区,在原珍珠养殖场基础上,改造完善设施、设备,培育核心示范区1220亩,发展拓展区2000亩,带动辐射区2500亩,逐步建成了珍珠育苗繁殖区、珍珠插核与生产区、珍珠收成与加工区、珍珠产品展示区。
畅通投诉渠道规范珍珠市场经营行为
组织开展珍珠产品质量监督专项督查,对北海云南路水产市场、珠海路老街、北京路万汇广场和四川路华美珍珠广场等珍珠集中销售区域进行重点监管。2020年,北海市场监管局共开展流通领域珍珠市场专项检查6次,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检查珍珠经营户300多户。结合工作实际对珍珠标价签进行改版,统一印制新的珍珠标价签7万份发放经营者使用,并加强监督和指导检查工作,新的珍珠标价签使用覆盖率达80%;落实珍珠经营红黑名单制度,推进诚信建设,在南珠官网上公示2020年两批珍珠经营行业“红黑名单”,其中红名单30户,黑名单2户。全年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接收珍珠类投诉举报38件(投诉20件、举报18件),已办结36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万余元。
开展多渠道宣传弘扬南珠文化
一是建设南珠官网,除展示南珠产业新闻信息、宣传政策法规、弘扬南珠文化外,还设置南珠养殖基地、鉴定评估、商家中心等栏目,让南珠官网成为消费者购买南珠的好向导,社会监督及宣传南珠文化的好平台,引导消费者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共推送新闻信息近400篇。二是在2020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就“南珠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了北海市经验,深入挖掘南珠文化内涵,展现南珠文化,讲好南珠故事,开发南珠系列文化产品,带动南珠创意产业文化的发展。三是通过举办北海南珠节暨国际珍珠展、南珠文化旅游周等活动,向世界宣传北海南珠文化,打造北海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拉动投资和消费,提高北海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北海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李嘉嘉 闭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