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家居

长虹智能基因中的技术创新文化

2013-08-06 17:08:15中国质量新闻网

    长虹曾是一家规模巨大的纯制造企业,也曾因此深陷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格局。这样的一家传统家电企业,从2004年开始努力求变,经历数年沉寂,如今大有一鸣惊人之势,最新的前沿技术成果不断推出,并且开始武装自己的创新产品。

    这一切,来自于长虹多年的自我变革,来自于潜心突破的技术创新。一家曾经“低头制造”的传统企业,正走向“抬头创造”的领潮企业。

    自主创新 长虹底气渐足

    刚刚过去的7月,长虹接连扔出新闻“炸弹”,引得全国各路媒体接踵而至。在这个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时代,人们突然发现,身处家电这样的传统行业,长虹不仅越来越“潮”,发展底气也越来越足。

    7月中旬,长虹发布国内首款复合智能语音芯片;下旬,发布全球首款超级语音浏览器。月底,长虹又公开回应阿里巴巴的智能TV联盟之邀,表示不可能甘当互联网企业智能电视布局中的纯硬件提供商,而是要自主推动家庭互联网的产业技术布局。

    长虹如此澄清与阿里之间的“绯闻”,被媒体描绘成 “客厅之战”——互联网时代大屏电视应用的接口之争。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如日中天,特别是今年大动作不断的阿里巴巴,更被著名投行给出了千亿美元估值。与阿里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比,仍身处家电业薄利竞争中的长虹,能对阿里们抛出的“橄榄枝”置之不理,底气从何而来?

    长虹的底气,来自于2004年以来的战略转型,来自于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等为代表的六大核心技术能力的成型。

    在集成电路上,长虹在Soc芯片、智能语音芯片等主要方向上成绩显著,这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操控芯片,让长虹在家电IT化、智能化萌芽的时代,掌握了关键技术。同样,在软件设计上,“轩辕”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超级语音浏览器等成熟产品,和CMMIL5这样顶级的软件集成设计能力,让长虹在智能时代实现了软硬两条腿支撑。此外,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工程设计等核心能力,让长虹的核心技术能力有了落地市场的基础。

    这一切核心能力的关键词,便是自主创新。

    据了解,近些年来,长虹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资本投入超过百亿,这在薄利竞争的家电行业可谓罕见。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长虹在核心技术上终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布局基本完成,收获期近在眼前。近几年财务报表上一时的利润牺牲,正在呈现可观的远期价值。

    管理创新 告别“傻大个”企业

    上世纪90年代,长虹曾经是中国的“彩电大王”,昔日的霸气四射,也潜藏着船大难掉头的风险。这是国有大企业的常见弱点,由此也形成了不少“傻大个”企业,经不起市场风暴,一夜之间走向没落。

    本世纪初,CRT电视的落伍与平板电视时代的开启,家电环境急剧变迁曾让长虹一度陷入新一轮企业重振的徘徊。2004年以来,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为了跟上全球领先企业,长虹开始了长期的战略转型,在管理革新上,长虹对自己动了不少大手术,小手术更是接连不断。

    2004年以来,长虹是家电业率先进行信息化改造的企业,也是目前信息化应用水平最高的企业。在此基础上,长虹从集团层面的高度集权走向分权,集团层面只保留财务管控与战略方向管理,形成了以电视为主的多媒体、以空调和冰箱为主的家用电器等多产业集团制的联合舰队模式,下属公司获得了高度的活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多项核心技术能力的获得,上下游产业价值链的布局成功,背后正是长虹一直在进行的管理变革与创新,这是长虹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的助推器,也是整个创新机制的保障。

    长虹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成熟,不能不提到与国际超一流企业IBM的合作。2008年左右,长虹引入IBM咨询服务,寻求创新管理的变革,这也是长虹在技术创新管理上迈出的战略性步伐。

    长虹从IBM引入的是IPD(集成产品开发)项目,这个项目曾让IBM在上世纪90年代的发展危机中实现“将产品上市时间压缩一半,将研发费用减少一半”的目标,并重获市场竞争优势。IPD包含了跨部门的团队和结构化的流程等要素,对于长虹这样的传统企业来说,IPD的引入,不啻于一场观念革命与管理变革的大手术。

    谈到长虹引入IPD,IBM咨询部门中国区负责人边茂成曾如此评价:“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长虹求变的积极性和强烈愿望,长虹内部有一种团结进取的精神,这种是许多企业所缺乏的,它让我们的工作节约了不少时间,也让我们感觉敬佩。”

    家电专家罗清启则认为,“家电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面转化到知识面,长虹的创新是中国家电产业竞争思维转身的启蒙。”

    创新文化 活跃的自我革新基因

    2012年,长虹专利申请突破1000件(授权数量728件),其中发明专利达358件。多年的努力,让今天的长虹孕育出浓厚的创新氛围。

    在长虹内部,有一个鼓励员工创业的内部创投基金项目,这个2013年2月启动的项目,面向全公司征集创新创业项目及员工创业创新的意见、建议。这个项目由长虹集团出资5000万元,2014年基金规模或达2.5亿以上。与过去多年单纯对员工创新进行单纯的奖励不同,在这个项目中,长虹扮演了风投公司的角色,具有创新实力的员工有机会将自己的成果或想法付诸市场的实战。

    2005年开始,长虹还创新推出了年度技术创新颁奖典型,年度技术创新达人海选、技术创新成果展等年底创新成果评选模式,引爆内部的创业创新激情

    目前,长虹的技术创新可分为三大类:应用基础研究(核心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跨业务单元协同)和产品创新。这种三维度的立体创新模式,可谓从高到低、从点到面,全方位覆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企业的创新文化培育与相关机制建立,既需要员工个人的“金点子”,更需要团队的建立与协同。长虹创新的团队建设,有一个人才金字塔和“一人一项目”模式,即以学术带头人和行业专家为龙头,技术带头人为核心,项目经理为基础的人才金字塔结构;一人一项目模式,则是领军人才率队,培育新兴产业。

    长虹的智能制造,正是在这种模式下诞生的创新成果。智能制造涉及到复杂的工程技术,其中,领军人物与团队协作,其作用都不可替代。

    另外,群众性创新已在长虹蔚然成风,长虹生产线的员工们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小改小革”、“合理性建议”等创新成果诞生。创新文化正风靡长虹。

    如果有机会走近长虹,跟各种层次、各种职业方向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普通员工深入交流,你将很快获得这样一种印象:长虹的人很职业,专业素养很高,思维非常活跃,工作充满激情。

    这正是一种被彻底激发的创新文化,创新精神的活跃,显示出长虹有强烈的自我革新能力与基因。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