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家居

红木行业撕开白皮伪装 真身连天红一夫当关

2010-12-10 13:42:49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0年12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白皮”料抹黑红木家具》后,行业内外一片哗然, 红木行业普遍采用白皮掺进红木家具的现象如同一层皮般被人活生生生撕开,揭开了部分厂家的痛处,也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长久以来,红木家具因其色泽温润、造型典雅、结实耐用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又因为材质珍贵、资源稀缺而成为收藏界的投资新宠。红木木质坚硬、密度大、耐蛀虫被称为“木中之王”,真正的红木家具经久耐用,历经百年依然会光彩照人。而掺进了大量白皮的所谓的红木家具,使用寿命会因此大打折扣。

    《国家红木标准》将红木定义为“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白皮”是木材上的白色部分,红木界的行话,又称“白边”,学名叫“边材”:从木材的横断面看,中间深色部分叫做“心材”,外面围绕着心材的发白部分叫做“白皮”。 白皮是为树木输送营养的部分,与心材相比密度小、抗压力低,它富含营养成分,容易被虫子蛀蚀。家具的表面和主体结构,如果带有白皮,几年后就会被虫子蛀蚀,这不仅会影响红木家具的美感,还将影响家具牢固性和使用寿命。

    拿一件红酸枝家具做例子,红酸枝就是人们俗称的“老红木”,红酸枝为红木中的黄檀属,根据《国家红木标准》规定,红酸枝只有中间“心材”是红木,而包裹在心材外面的“白皮”不是红木。掺进大量白皮的红酸枝家具,在开料时,有很多板材和方材中间是黑红色的,而外表却是白色的。锯解后的木材还要进行压刨、开榫、打磨,加工成红木家具的零件。正在加工的零件仍然带有“白皮”。零件进一步加工,然后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组装好的红木家具都没有白皮,但是将家具翻过来后,下面板部位就露出了白皮。在《每周质量报告》调查中揭露,记者在家具的下面板部位发现的白皮少的两三块,多的有七八块。其中最大的一块白皮,竟然占到了整个零件的60%以上。更有甚者,有些厂家生产制作的红酸枝家具,不仅内部和隐蔽处藏着大量白皮,有的在表面上也都袒露着白皮,甚至连桌子腿和主体结构这样的重要部位也都被掺进。不仅用红酸枝这种中档价位的红木制作的家具带有白皮,即使是用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和黄花梨这些最为名贵的红木,制作的红木家具也都带有白皮。

    如此鲜明的黑红色和白色的对比,使得生产出来的家具有“缺陷”,于是商家考虑到了给家具木材“化妆”,所谓化妆即调色,上胶与上漆。给红木家具上漆一方面是掩盖木材的具体材质,另一方面也就是给白皮上色。

    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红木家具行业的龙头老大,连天红先人一步,认识到了行业内存在的滥用白皮,家具上漆等恶劣现象,在前一段时间率先做出了打蜡PK上漆的系列宣传报道,大力宣传红木家具的真正本质。本着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连天红在全国直营店贴出海报,大力揭露打蜡家具与上漆家具的区别,明确告知消费者真正的红木家具所应有的特质。这种做法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甚至一时之间在行业内生出了连天红“海报门”。许多厂家雇佣人员去店里撕海报,甚至放狠话威胁等等,在当时的情况下连天红毫不畏惧,坚持将打蜡PK上漆家具的宣传进行到底。

    连天红深知这个社会需要敢于说真话,做实事的人,更需要兼具一身正气与霸气的企业。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为了证明这句话的错误,连天红从成立之初,就打出了“按斤论价,不折不扣”的销售模式,在行业内敢为人先,不折不扣做家具,干干净净做企业。家具材质用料真实无白皮,按斤论价不忽悠。家具标注真实名称,不打擦边球,家具不打折,家具承载的文化底蕴更不打折。不折不扣做销售,用事实证明行业内所谓家具打折实质是先哄抬价格的虚伪性。连天红承诺红木家具无白皮、不上漆,一线生产工厂全面对外界开放。采用一系列透明行为为企业打造红木家具“真身”,也将在以后的时间里,进一步用行动证实红木家具“真身”,用大力宣传向广大消费者展示红木家具“真身”。

    如今,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播出,等于在红木行业撕开白皮伪装。在这场血雨腥风之中,相信很多不法厂家会胆颤心惊,岌岌自危。他们以往的不法行为,也影响到了整个行业,面对消费者极有可能对红木家具消费市场丧失信心的危险境况,连天红一夫当关挺身而出,欢迎各界人士参观工厂,全面了解家具制作过程,积极接受媒体采访。连天红会再度起到行业标杆作用,拯救整个红木行业,为消费者放心消费肃清道路。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