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再次提醒:秋冬进补要科学 草乌、附子禁食用

2020-11-02 14:36:4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进入秋冬季,云南省一些地方长期以来都有食用(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进补的习惯,导致(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事件屡有发生,酿成悲剧。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再次提醒,(黄)草乌、附子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严禁作为食品、药膳食用。

(黄)草乌、附子是什么?

(黄)草乌、川乌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草乌或乌头的母根,附子是其子根的加工品,都属大毒药材,含有滇乌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对人体毒性极强,0.2毫克的乌头碱就能让人中毒,3毫克就能致人死亡,中毒过重或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呼吸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死亡率极高。

由于毒性极强,国务院制定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将其列入管理,一般要在炮制后方可作为药物使用,且孕妇禁用,也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同时,购买和使用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

煮食(黄)草乌、附子的风险有多高?

《中国药典》和《云南省中药材饮片标准》规定,炮制后的(黄)草乌每日用量限于3~9克、附子3~15克,而且必须先煎久煎,使毒性极强的双酯型生物碱转化而降低毒性。但是,目前家庭或邀约亲友共同煮食(黄)草乌、附子时,一是直接用毒性极强、未经炮制的鲜药材,二是用量远远超过药品标准规定用量,三是煮食过程均不能使毒性成分完全转化,因此发生中毒的风险极高。

食用(黄)草乌、附子中毒有什么表现?

食用(黄)草乌、附子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口舌、四肢或全身发麻、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心率减慢或紊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或缩小、复视并出现幻觉等症状。

如何防止食用(黄)草乌、附子中毒?

1.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绝不要煮食(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

2.自觉做到不参与、不邀约、不聚众煮食(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并禁止饮用以此类药材自行泡制的药酒,发现别人擅自煮食或饮用时一定要坚决劝阻,并及时向当地基层政府和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反映。

3.误食掺入了(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的食品,如出现口、唇、舌发麻,脸部以及皮肤发痒或者有蚂蚁爬行感,恶心、发慌等中毒症状,应当马上采取简易催吐方式,并立即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不要自行处理或乱服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来。食用(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是用生命作代价的危险行为,千万不能用自己、家人、亲朋好友的生命健康去冒险。(供稿:云南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北京打造千余件政务服务“指尖办”

  • 东莞市全面实施质量变革战略推动防疫 ...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近 ...

  • ​陕西省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成为陕北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大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