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中科视语创始人王金桥:基于人-车-路-环境“全息感知决策融合”的新一代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2021-10-08 16:39:41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以 “科学远眺望,领风新征程为主题的2021中国无锡(惠山)未来产业创新峰会暨上海临创产业研究院苏南分院开院仪式正式举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科视语董事长王金桥受邀出席峰会,并发表《数智化新时代:全息感知与智能决策融合的交通基础设施》主题演讲,与各院士、专家、投资家和企业家碰撞智慧,凝聚共识,共同描绘未来交通产业发展新蓝图。

1633676593(1).png

数智化新时代,提到智慧交通,浮现脑海的几个重点关键词大致都是“智慧全息道路、数字孪生、车路协同、道路精细化管理”。的确,随着新时代智慧交通的发展以及现实交通需求,全息感知与决策平台在未来交通智能化建设中依然为核心。王金桥表示:“道路交叉点和关键路侧点是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管控单元,也是未来车路协同的重要边缘节点。智慧交通精细化管理升级对于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强化交通安全管控措施来说至关重要”。

端云融合全域智慧交通产品体系 打造感知与决策全流程闭环

视语基于交管核心业务的经验以及对车路协同创新业务的理解,在ITS建设中,自主研发了智能交通云控平台和全系列智能交通边缘计算单元,精心打造了以“感知-融合-管控-服务”为核心的“端云融合”全域智慧交通产品体系。主要面向城市及高速等重点交通治理场景,服务于交管、交运客户,从多感、多杆实时交通数据流精细化融合、治理出发,为道路流量精细感知、信号优化控制、安全事件预警、违法留证分析等上层交通管理业务分析及治理,提供高精度、实时的交通元数据、业务指标数据;另外,结合视语自研“V2X场景算法仓”,以边缘计算全面助力车路协同下的交通信息服务落地。

细粒度车纹识别技术,打造智能交通边缘计算单元

“智慧全息道路”的建设,通过在边端接入视语自研的“智能交通边缘计算单元”、毫米波雷达、高清视频单元以及信息提示屏等多种设备,利用多模态数据模型及AI车纹分析算法,实现道路数字孪生、雷达视频数据毫秒级融合、车道级轨迹回溯、交通态势分析、重点车辆监管、交通事件告警等应用,打造全勤虚拟交警,实现交通管控“上帝视角”。中科视语独有的细粒度车纹识别技术,通过基于结构化深度度量学习的方法对每一辆车的细微差异进行精准学习,为每一辆车“办理身份证”,攻克精细车纹识别中目标之间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带来的技术难题。

1633676607(1).png

智能交通云控平台,让交通更高效、更安全

同时,视语的智能交通云控平台:融合C-V2X、细粒度车纹分析、高精度定位、弹性云等技术,面向云网融合车联网领域打造的神经中枢,可以实现各类感知单元、通信单元的网管、监控及交通大数据分析功能,具备丰富的上层交管、交运业务模型能力(如全息感知、信号优化、电子警察、交通流量调查、道路规划、安全事件预警、非现场执法等),支持城市、高速交通信息的接入、计算和分析,是建设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全域覆盖智能交通体系的利器。 端云融合的全息感知硬件与智能决策平台将成为交通新基建的基础设施,为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安徽黄山:云海与佛光共同勾勒出精美 ...

  • 茶香水满

  • 硬核国庆旅行攻略全曝光 畅游水乡周 ...

  • 湖北省加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

  • 河南健琪医疗公司树立一流企业目标加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