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浙江:公布不公平格式合同典型案例

2023-03-16 11:11:50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市 闻 记者 曹吉根)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2年度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十大典型案例。

2022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开展不公平格式条款专项治理工作,围绕住宅装修、供用电水热气、校外培训、新能源汽车、网约车等重点行业和新兴领域,约谈企业2517家次,发放行政建议书397份、责令整改通知书520份,立案查处不公平格式条款案件1036件。

十大案例中,最突出问题是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排除消费者依法解除和变更合同的权利,排除消费者解释合同权利。如杭州某理发店在美容价目指导手册和VIP卡分别注有“一经出售,概不退换,不找零,不兑现”“会员卡办理不退换、不找零、不兑现、用完为止”的描述;嘉善某教培公司使用的《课程销售协议》规定了“选定班别后采用固定班上课,不能跨班上课或更换课程上课”。另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免除或减轻自己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例如,安吉某干洗店在其给予消费者的洗衣凭证中写明“取衣时间超过一个月,衣物损毁本店概不负责”字样。此外,利用合同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也是合同违法高发情形。如仙居县某娱乐有限公司在经营场所告示牌上标示:“温馨提示本店谢绝自带酒水、饮料、食品……”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布典型案例是为了警示经营者公平使用合同格式条款,提醒消费者审慎签订带格式条款的合同。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完善合同格式条款备案机制,持续加强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集中精力纠正清理一批重点热点行业的合同“霸王条款”。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三生(中国):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

  • 旅游:“说走就走”仍堵点重重

  • 智能车机:提升用户体验前路仍漫漫

  • 家用投影仪:新兴家电背后的荣光与阴 ...

  • 滑雪装备:“冰雪经济”热度攀升 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