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安徽枞阳县市场监管局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让节约成风尚

2023-01-19 11:11:32 中国质量报

够吃就好 剩菜打包

安徽枞阳县市场监管局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让节约成风尚

□ 章 洋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餐饮业复苏回暖。

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枞阳县喜上喜大酒店,正好一个包间门打开,客人陆续走出。酒店服务员余娇玲见状,赶忙拿起几个饭盒,一路小跑进了包间。“请问哪些菜打包带走?”见到顾客刘先生,余娇玲主动询问、解释,“桌上使用了公筷公勺,很多人都愿意将剩菜打包,不浪费。”原本还有点儿迟疑的刘先生,当即应允。不一会儿,桌上光盘成堆。“鸡汤、红烧肉、羊肉等荤菜打了6饭盒,可以管我家吃好几顿了。”刘先生笑嘻嘻地向余娇玲道谢。

余娇玲在酒店当服务员有些年头了,主动帮顾客打包剩菜是她每天必做的工作。“服务员,拿几个饭盒过来。”余娇玲刚忙完这边,就听到隔壁包间的顾客喊道。一个多小时里,她帮5个包间的顾客打包了剩菜。

“我们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坚持推行‘三控’措施,反对餐饮浪费。”酒店负责人陶莉萍介绍,帮顾客将剩菜打包是控结果,其他“两控”是指控源头、控过程,每天根据订餐桌数适量购进食材,并在顾客点餐时主动提醒其按照“人数-1”的原则少点菜,不够再加,确保不浪费;餐桌上一律上公筷公勺,保证餐后打包菜品的卫生。

陶莉萍算了一笔账,以往酒店每年购买打包饭盒、食品袋约需5000元,这几年每年都在增加,去年突破1.5万元。“这些钱我们愿意花,节约粮食是我们酒店的责任。”陶莉萍说。

暮色中,笔者走进枞阳县少东家面馆,只见一楼十几张条桌座无虚席,每张桌上都贴有“不剩菜、不剩饭”“光盘行动”等内容的文明餐桌标识;菜谱上,羊排锅、酸菜鱼等十几个菜品均标明了小份、半份的价格。

“这家面馆可是‘网红’餐厅!”枞阳县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大队长李萍介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县里要求餐饮单位暂停营业,这家面馆因“偷偷”营业被举报。后经调查,原来是面馆动员员工无偿为医生送盒饭,并且一送就是个把月。其善举被媒体报道后,带动了其他饭店效仿,并吸引很多顾客慕名打卡。

只见三五个人就餐的桌上,火锅大都是小份,人多的餐桌上大份菜、小份菜搭配大体相当。“我们变饭店员工配餐为顾客自主点餐,并及时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多点小份菜,以免浪费。”面馆负责人胡晓华说,为践行餐饮节约,面馆还针对年轻顾客多的特点,研制了适合他们口味的菜品,并且每天在朋友圈晒菜谱,供顾客精准选择,从源头上控制浪费。

这时,枞阳旗山小学五年级学生吴泽瑞牵着母亲的手蹦蹦跳跳走进面馆。落座后,吴泽瑞迫不及待拿过菜谱点餐。“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节约粮食、就餐时够吃就行。”吴泽瑞说。她和妈妈点了一份面、一份蔬菜、一碗汤、两个饼。半小时后,母子俩将菜品一扫而光。

近年来,为持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枞阳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以及户外LED显示屏、上门张贴文明餐桌标识等方式,广泛宣传餐饮节约要求,目前已张贴文明餐桌标识3万份。

“我们还从去年11月开始,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全县共检查餐饮单位330家次,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枞阳县市场监管局餐饮股负责人匡国凤表示,枞阳县通过餐饮服务单位自查自纠、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检查执法等方式,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将珍惜粮食、防止餐饮浪费纳入员工培训内容,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反食品浪费意识,不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中国质量报》【一线写真】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管局安乐“查”饭 ...

  • 你买的香肠腊肉有没有“缺斤少两”? ...

  • 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管局推动餐饮质量 ...

  • 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迎春 ...

  • 山东省巨野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对在用计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