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强国复兴有我——云南市场监管这十年】积极进取 开创纤维质量监管新局面

2022-09-19 16:03: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云南省纤维检验局紧扣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维护市场公平正义和打造放心消费环境为基点,适应大市场监管要求,充分依法履职,为维护云南纤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担当履职守护民生

全面依法履行纤维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管职责,2012年以来累计通过监督抽查、举报线索和移交案源等方式办理查处纤维产品质量违法案件271件,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image.png

联合教育部门,与省双打办密切协同,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严厉打击“黑心棉”“毒校服”等违法行为,重点对被、褥、枕等絮用纤维制品开展监督执法。对学生床上用品、学生校服等实施拉网式巡查检查,强化对生产企业原料把关、质量管控、产品标识等方面的检查、指导和规范。每年对不少于60批次的絮用纤维制品、不少于50批次的纸巾等其他纤维制品进行抽样检验,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义务。持续对“黑心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打击制售“黑心棉”及劣质床上用品违法犯罪行为。每年对全省35家以上校服生产、销售企业开展66批次以上的抽样检查,累计对全省所属州市300余所中小学开展600余批次的监督检查,对学校、家委会和参与竞标的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培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92000余份。通过指导规范学生床上用品、校服的生产、采购和验收工作,有效遏制不合格纤维产品流入学校危害学生身体健康。

纾难解困助推发展

围绕云南绿色发展战略,在安全基础评估、行政执法监管、企业契约信用、智慧管理支撑“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强化纤维质量全链条监管,积极稳妥实施宏观质量管理,大力开展纤维质量安全宣贯活动,坚持把政策宣传解读、政策服务和政策兑现送进门,从源头规范纤维及纤维制品制售活动,全面优化培育利于纤维市场发展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优质纤维生产企业涌入云南,如乔治白、中国中丝等上市企业纷纷选址云南投资建厂。针对进入云南市场的乔治白、中国中丝等上市企业、保山轻纺工业园区签约进驻的国内外35家企业和云南本地纺织企业,采取送技术、送标准、送服务方式,积极组织专家企业行活动65次,保证产业发展到哪里,服务措施跟进到哪里。

image.png

每年深入昭通、大理、楚雄、普洱、曲靖、保山等州市所属区县的重点茧丝产区,对当地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鲜茧收购站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帮扶,大力培育云茧云丝品牌。年均检查鲜茧数量2000吨以上,累计检查帮扶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50家(次)、鲜茧收购站点300个(次),有效提升云南茧丝质量,在维护市场公平正义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有力推动云南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行政执法中做好包容审慎监管工作,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以指导违法主体改正和规范经营行为为主、实施行政处罚为辅,支持市场主体健康规范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

创新监管提升效能

打破监督执法固有模式,依托全省统一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云南),用好用活“双随机、一公开”有效监管制度,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群众生命身体健康的重点检查对象,采取提高抽查频次,加大抽查力度,适时开展现场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完善生产条件和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开展受处罚企业回访帮扶活动,2021年以来累计对12家受处罚企业开展回访帮扶活动,帮助企业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助推企业发展。以“网剑行动”为突破口,对纤维制品的网络销售平台和网店进行抽查检查,严控质量标准,规范网销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有效遏制网络销售纤维制品市场突出违法问题。

image.png

不断积极拓展监管覆盖面,向省市场监管局申请对非医用口罩等产品的行政处罚权,对疫情期间制售不合格非医用口罩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根据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对一批抽检不合格的非医用防护口罩生产销售企业依法从重从快处罚,切实维护疫情防控期间的良好市场秩序。

与民政、应急、物资储备等部门联合加强救灾物资的监管,累计组织参与检查验收民政储备物资和赈灾救济物资285个批次,涉及棉被、棉衣、服装产品27.5万余件(套),确保救灾、赈灾、救济物资的质量安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开展“守护戎装”专项行动,配合做好相关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主动对全省卫生用无纺布、熔喷布等产品的13家生产企业和270家经营企业进行质量监测。

下一步,云南省纤维检验局将不断提升纤维及制品监管能力,有效推动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营造健康放心的消费市场环境,为助力云南市场监管事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供稿:云南省纤维检验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山东济南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塑造高质 ...

  • 江苏省靖江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 ...

  • 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以“实 ...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坚 ...

  • 安徽省宿松县着力推进“双招双引”推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