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质量时评>>

强化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保障——论学习贯彻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2023-01-19 10:59:17 中国质量报

强化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保障

——论学习贯彻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 本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大事,是监管为民最直接的体现。市场监管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网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市场监管对象量大面广,燃点低、触点多、社会关注度高。保障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特别是维护“三品一特”(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重要职责,决不能有任何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的心理,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深入践行“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问题的底线。

持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督促食品企业全面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出台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领域落实主体责任监管管理规定等,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用足用好评议考核、示范创建等手段,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安全监管工作,加快推动地方领导干部包保食品企业,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各议事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相关部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要求,压实行业管理责任;建立上下联动的督促调度机制,及时研判、定期通报、视情约谈、严格考核,压实监管部门责任。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聚焦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全力做好婴幼儿食品、儿童产品、涉老产品、残疾人用品等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检查抽检力度,完善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聚焦学校、医院、景区等重点场所,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非法使用电梯、高风险大型游乐设施等风险排查整治;聚焦药品、疫苗、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综合运用事前准入、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等手段,全面排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聚焦重大活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相应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强化监测预警,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聚焦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重点业态,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线上线下同步排查、一体监管。同时,加大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力度,完善汽车等产品沙盒监管制度,深入推进“监管护棉”行动。

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和能力建设。建立早报快报机制,对安全事故、重大事件保持高度敏感,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直至市场监管总局报告,调查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强化舆情应对处置,加强重大信息发布前的舆情风险评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根据新闻宣传和业务部门双牵头协调处置工作机制,及时有效防范化解舆情风险;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加快完善应急指挥调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装备配备,贴近“实战”开展演习演练;建立健全各级食品安全办实体化运行机制,统筹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完善上下联动的督促调度机制,及时会商研判风险、应对处置重大事件,形成贯通协同的工作合力。

安全是底线、是红线。临近春节,尤其要强化风险意识,绷紧安全这根弦。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要深入研究分析岁末年初特殊时段市场运行中的各种风险,强化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落实好各项措施,维护好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买得舒心、用得放心、吃得安心,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管局安乐“查”饭 ...

  • 你买的香肠腊肉有没有“缺斤少两”? ...

  • 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管局推动餐饮质量 ...

  • 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迎春 ...

  • 山东省巨野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对在用计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