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餐饮资讯!
当前位置> 餐饮资讯>>行业观察>>

为年轻人打造“食堂”“夜校” 重庆:创新服务回应青年需求

2024-03-27 20:58:24 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

中午饭点未到,民主村社区食堂取餐的队伍已经排到80米外的大门口。一个月来,重庆市九龙坡区“青年食堂”颇为红火。这处原本定位是“老年食堂”的公共餐厅,现在每天排队的人中近一半是年轻人。在500米外的万象书屋,几名年轻人在玻璃房子内读书、打字。到了晚上,这里又会成为青年们聚集的夜校。

眼下,“食堂”“夜校”在重庆青年群体中成为热词。年轻人在这些地方,得以品尝带着烟火气的滋味和动手动脑的乐趣。

“工作日中午12点后,年轻人来吃饭的更多。”团九龙坡区委组织联络部部长陈倩介绍,九龙坡区为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切实解决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成本高、生活压力大等问题,2月21日,在青年聚集的万象城、西城天街等核心商圈附近,联合民主村社区食堂打造了九龙坡区首个“青年食堂”。

在该青年食堂,领卡年轻人的用餐价格是每餐15元,与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的优惠价相同。为了这个价格,团区委协调资金,为每人每餐补贴两元,社区食堂给每人每餐再优惠1元。

记者在食堂公示的菜谱上,看到一周7天的菜不重样。例如3月24日这天,有芹菜鸡杂、土豆肉丝、番茄炒蛋、水煮肉片、鱼香狮子头、萝卜汤。一名独自居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她平时不开火做饭,“外卖的味道越来越相似,价格也越来越高”,自从附近开设了这家食堂,她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过来排队吃饭。

近一周,领卡、吃饭的人数大幅增加。陈倩说,一些年轻人的朋友圈显示,“3·15”消费者权益日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他们“很焦虑”。青年食堂不能包办年轻人的用餐需求,但是让年轻人多了一个选择。

在万象城一家咖啡店工作的胡洁如是青年食堂的常客,青年食堂最吸引她的是干净,“菜品丰富,比外卖健康而且还很优惠,对于我们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很友好,我大概一周要去四五次”。

“没有预制菜,都是净菜现炒。”负责民主村食堂运营的外婆桥餐饮公司自主饭堂经理李恒介绍,食堂主打的自助餐在7个档口中最受欢迎。

他说,民主村社区食堂采取市场化运营,房子由政府租赁,企业负责运营,15名员工基本来自附近社区。除了自助餐和抄手两个自营档口,其余5个档口均为招商引入,“要保持一定的利润率,才能让这个项目运营下去”。

年轻人多了,老年人会烦吗?李恒表示,这倒不用担心,年轻人给食堂带来青春气息,社区食堂运营近一年来,目前每日就餐人数平均保持在800至10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四分之一,年轻人占一半,都在食堂接待能力之内,“虽然中午排队比较长,但是自助档口流动速度快,10分钟内都能取到餐”。

一位住在附近的71岁老人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上午10点到食堂,坐着喝茶,旁边有年轻人在看书、看电脑、聊天,比独自在家待着强。

九龙坡青年食堂并不像传统大食堂那样拥挤喧闹,实木桌椅板凳与咖啡馆类似,并通过间隔设计,错落分区,相对独立的外侧设计成“民主村读书角”。不远处,就是九龙坡的青年夜校。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每周三晚上,九龙坡青年会在夜校打开不一样的“夜生活”模式。最近的一期夜校课程,团九龙坡区委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传承人、国家一级播音员主持人、一级摄影师、新媒体运营师冯佳,讲授《新媒体电商直播实训课程》。

夜校“先行班”包括“慢滋养”读书会、“大国工匠”拓片体验、手机摄影技巧培训、“快乐‘尤’你”尤克里里体验等课程。

不止九龙坡区,在重庆市江北、合川、永川、云阳、万盛、巴南、万州、璧山、秀山、南川等区县,“夜校的风”吹得正劲。

许多人把夜校称为“青年人的少年宫”。在秀山县,彭茂秀自从报名了书法课,每周三晚上,她都会准时来上课,有时还会带着孩子一起上课。王佳刚入职秀山县城市管理局不久,在夜校,她不仅掌握了新技能,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江北区观音桥是年轻人打卡的热门商圈,近几个月因夜校频频“出圈”,夜校不仅让年轻人得到兴趣拓展,也提升了他们参与城市发展的热情。

观音桥街道团工委书记张宇思表示,辖区青年团员多,但在过去的各类活动中青年团员参与度较低、对城市的归属感较弱,而通过夜校平台,实现了青年与夜校“双向奔赴”:学员争当授课老师,还有学员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助老护幼等公益活动。

“让青年在业余时间有新追求、有好去处,带动全市广大青年主动提升自我,实现更快成长和更高质量发展。”团重庆市委书记廖传锦指出,今年,重庆将在全市打造30所青年夜校,要把青年夜校作为推进全市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有形载体和有效抓手,推动更多好项目、好资源融入青年夜校,确保青年夜校办实办好。

为了规范夜校发展,《共青团重庆市委关于加强青年夜校建设管理的工作指引》近日发布,进一步深化共青团开办的青年夜校建设管理工作,指导重庆市内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青年夜校建设。

在课程设置上,该指引要求,要依托“面对面”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青年现实需求,针对性开发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灵活设置单次讲座和学期授课的模式,用好线下授课和线上直播、回看等形式,科学制定学年、学期授课计划,定期公布课程表、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整体教学质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戎玮祎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陆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