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市场监管工作交出“皖美答卷”
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首次获评“A级” 全省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13.62万户
本报讯 (记者 李 辉)近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奋勇争先开新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出席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开局之年安徽市场监管工作情况。
韩永生介绍,2021年,安徽市场监管系统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的领导下,改革创新当先锋、监管服务争一流,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市场监管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3.62万户,同比增长8.46%。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0.87万户,同比增长12.43%。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连续3年获得国家考核“优秀”等次,“扫黄打非”工作获评全国及全省先进单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及全省先进单位。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先后在国家4部门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会、国家5部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销毁行动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9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1747件。在第22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安徽荣获两项金奖、两项银奖、26项优秀奖,创历史最好成绩。质量品牌工作扎实推进——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首次获评A级等次,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分享,创建“食安安徽”品牌单位150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167家。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分别达到341件、200件和84个。获批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市场安全稳定向好——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考核A级等次,安全生产工作连续3年获评全省先进。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在安徽省委依法治省暨“平安安徽”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主要经验做法,韩永生总结了5点:一是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二是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三是全面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四是深入实施提质创牌行动;五是坚决守牢市场安全底线。
记者了解到,2021年,安徽省质量工作可圈可点,一些数据很亮眼:深入实施提质创牌行动,在16个重点行业、112个产业集聚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创造经济效益18.55亿元;开展“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提升安徽企业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启动首批20个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两个组织一名个人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1家组织3名个人新获省政府质量奖和提名奖;全省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523项、最高计量标准152项,满足社会95%以上量传溯源需求;完成省重点研发计划标准化专项立项39项、首届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共同发布长三角区域标准8项;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年收入突破75亿元;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获批建设,国家高分子材料质检中心获批成立;62个市县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产品质量帮扶“巡回问诊”活动为企业解决质量问题584个。质量提升既有力促进了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高品质消费需求。
发布会上,韩永生就安徽“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情况、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及食品安全“雷霆”行动开展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