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品牌风采>>

中检上海携手得物App开展全方位鉴别合作

2022-11-04 15:26:45 中国质量报

国内首个消费品鉴别联合研究团队成立

中检上海携手得物App开展全方位鉴别合作

□ 本报记者 丁 莹

11月2日,中检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检上海)与得物App宣布成立消费品鉴别联合研究团队。据介绍,此次联合研究团队不仅是国内首创,也是中检首次对外联合成立鉴别研究专业团队。

据悉,中检上海和得物将在5大维度深入鉴别合作,包括鉴别研究、人才培养、行业标准、技术创新和消费品鉴别等。此举表明双方共同推动消费升级的长期决心。

中检上海总经理杨毅表示,“中检和得物对双方在鉴定专业和实力上的深入了解是合作的前提”。7年来,得物对每一件商品“先鉴别,后发货”,沉淀鉴别实操经验,这种鉴别体系的建立、研究和实践积累的巨大的优势,吸引中检在鉴别领域深入合作。“我们坚信这是一次强强联合。希望和得物升级合作,一起成为鉴别标准的‘领跑者’”。据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04千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

中检首次在鉴别研究领域与外部深入合作

全国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德表示,率先从研究领域达成合作,可以感受到双方对于信息、知识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共享利用的重视。“鉴别研究是鉴别专业的底层逻辑,只有大量的鉴别研究数据、鉴别实践经验的沉淀、科技创新的辅助完善、专业人才集聚,才会有更专业的鉴别服务确保优质供给,”王金德认为,“这是中检选择得物App的原因,也愿意在鉴别研究领域与外部深入合作的关键。”

作为“先鉴别、后发货”的模式开创者,得物App已经沉淀了7年的商品鉴别研究和一线鉴别实操经验。在得物,鉴别由商品研究中心和一线鉴别团队共同服务,商品研究团队从全球各地购入正品样本,囊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国各种版本批次,涵盖热门品、稀缺品、限量品、最新款等各类别,对商品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对比、档案建立、样本拆解和仪器检测等系统性研究,这些商品研究成果沉淀为得物正品样本库,目前,覆盖球鞋、服装、奢侈品等13个消费品类、1500余个品牌商品。“只有商品研究团队研究透彻鉴别点、确保鉴别后的商品才可以在得物App上架。”得物相关负责人表示。

商品研究结果转化为商品鉴别标准后,才开始用于一线鉴别实操,一线鉴别团队通过多重查验鉴别、多人交叉鉴别机制,对每一件商品进行验证,从中沉淀数亿次实操经验。

得物App还通过鉴别实验室、AI鉴别等创新技术,持续完善商品鉴别查验的精细化、正确率与全面性。服务于得物商品鉴别的检测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已被列入CNAS认可实验室名录,实验室拥有人均从业经验10年以上的材料分析经验的团队。

3年联合起草发布3项行业团体标准

除了和中检上海的开放协作,还有多个“国家队”持续与得物App联动,在不同消费品类鉴别领域起草发布首个鉴别行业标准,填补标准空白,推动鉴别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2019年,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携手得物App发布国内首个“鞋类鉴别团体标准”;2021年,中检集团、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同得物App发布首个“化妆品鉴别团体标准”;就在今年7月,国家级特殊一类法定仲裁实验室——国检中心联合得物App共同起草编制的“首个钟表鉴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标准化的查验鉴别体系,也成为得物App保障品质消费发挥效率优势的武器。2019年,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查验鉴别中心落成;2020年,工业数字化查验鉴别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就在近日,得物App启动建设目前全国面积最大,集鉴别、质检、仓储流转等功能于一体的查验鉴别中心。截至目前,得物已经建立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五大基地、数十个查验鉴别中心,服务和保障全国人民的品质消费。

“统一标尺”用鉴别保障安心消费

自2016年“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以来,各方高度关注。日前,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5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表明,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加快迈上中高端成为重要行动目标。

向行业输出多个“统一标尺”,用鉴别保障安心消费。专家指出,在顺应消费升级、品质竞争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从服务好用户,到和中检开放合作,再到联动多方建设行业标准,得物鉴别的持续“破圈”,表明得物App查验鉴别体系在积累中日益成熟,不仅是年轻人中的“正品”保障,还以鉴别场景应用为切入点,释放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推动消费市场进入更成熟、长远、有动力的发展阶段,服务消费升级。

王金德表示,开放合作的势能将在未来源源不断地传导至供需两端,一方面推进以品质和正品为导向的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更好地满足需求端日益高涨的品质诉求,最终推动产业供给能力和需求的适配性稳步提升。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沾临黄河特大桥路面沥青摊铺全部完成 ...

  • 华亭:“牛状元”的“牛”计划

  • 情满光明科学城 蝶变有我勇毅行—— ...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采用标准化种植模 ...

  • 抓住重点 创新形式 提升质量——贵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