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公司>>

东方雨虹:援学助教没有休止符

2021-08-31 11:25: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作为社会力量的一分子,东方雨虹历来坚守承担社会责任的赤子之心,结合所处建材行业实际积极捐资助学,并逐渐摸索助学促教的独特路线——围绕基础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以学·研·产三位一体实现校企共赢,开拓校培·企培·联培三管齐下的人才培养渠道,为建材行业持续贡献能工巧匠。

基础·特殊·高等三维覆盖

功莫大于兴教,德莫高于育人。东方雨虹助教行动不仅入手早而且持续坚持、广泛覆盖,十几年的捐资助学中已经实现多个教育阶段的深度覆盖。

东方雨虹旗下子公司天鼎丰奖学金自设立起坚持每年一期,今年再次拿出20万元送上第十期“天鼎丰奖学金”;不仅如此,今年8月在湖南常德西洞庭管理区第一中学,现场捐助首期奖学金15万元;东方雨虹的爱心还在2019年远播到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阔依其乡夏普克村,捐助20万为小学赠布料送爱心校服。

了解到江苏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将在今年8月为自闭症群体建设“星青年的自然农场”,东方雨虹发挥企业优势,为农场提供涵盖防水材料生产、运输、施工的全方位爱心捐赠。用看不见的守护,为特殊青年群体人生发展构筑美好家园。

高等教育领域,早在2008年就已设立“北京化工大学东方雨虹专项奖学金”,每年约有3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资助。今年6月与中国民航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展开校企合作,设立“中国民航大学东方雨虹专项奖学金”,激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励志成才。

学·研·产三位一体

对教育而言,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东方雨在提供奖学金的同时,更加注重深层次的研产互动。以“校企合作、产学共赢”为导向,通过高校贡献学术力量、企业搭建平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良性运转模式,持续为社会贡献产业最新成果。

早在2007年,东方雨虹与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建立了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研发中心,并在2008年正式开始“HDPE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

东方雨虹的学研产朋友圈近年来仍在持续在扩大:先后与四川大学共建高分子防水材料及产品研发平台;与华北理工大学共建材料与工程领域实践教学基地;与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北科技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

学·研·产模式为高校提供实习实践就业平台的同时,也为东方雨虹技术研发注入新的活力,重量级硕果频出:比如建成全球首条大幅宽多材多层高分子防水卷材连续复合自动化生产线,打破国外对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技术垄断;批准建设行业唯一的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地下空间防水防护用高性能多材多层高分子卷材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校培·企培·联培三管齐下

新时代建材行业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相应人才培养模式也需与时俱进。作为建筑建材系统服务商,东方雨虹在二十多年里持续深耕人才培养,创新构建了校培·企培·联培的人才培养矩阵,累计培养了近70万名防水技术人才。

首先是企业主动走出去,与职业类学院精准对接。去年12月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签署《2020年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就专业共建、共同招生、共同培养等机制达成共识;与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共建防水大师工作室;今年5月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举办校企战略合作签约,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生实践创造平台,协助应用型办学的实践开展。

其次是强化企业内生动力,打造行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早在2011年,率先提出建筑防水行业标准化施工管理体系并进行大型项目试点;2013年成立雨虹学院,成为建筑建材行业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获得国家办学许可证;2021年拿下北京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资质;同时还以赛促学,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防水及瓷砖铺贴系统精英竞技挑战等,提升施工人员工艺水平。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强强联合才是王道。东方雨虹与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教育集团,由全国三十所职业技术学校、四十家建材企业联合搭建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平台,积极探索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方法,共同打造行业职业教育新样板。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教育发展、人才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人一行之力。在全社会助学助教的浪潮下,也期待东方雨虹在十几年摸索中走出的这条援教助企利社会的独特发展之路,能够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持续赋能,也能够为更多助教模式的探索提供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崔立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甘肃临泽十二万斤大闸蟹喜获丰收 “ ...

  • 袁隆平禾下乘凉梦成真:两米多高“巨 ...

  • 碗耳糕,娃儿高……一曲童谣 一“碗 ...

  • 贵州望谟:小板栗成就大产业

  • 河北衡水市冀州区:“果蔬进京”带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