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
当前位置:>>汽车资讯>>新闻>>焦点新闻

中国名片 世界瓷都——2023年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瓷的故乡福建省德化县

2023-08-04 14:44:46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欧洲也在模仿中国文化。——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驻华首席代表 吉乐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特约记者 曹璞)7月31日,记者跟随“2023年BMW中国文化之旅”来到有“世界瓷都”之称的福建省德化县。

往事千年凝瓷成脂


曹璞/摄

走进德化瓷博物馆,一面由525块半、白色瓷片组成的高浮雕壁画墙扑来而来。瓷雕墙长13米,宽2.6米,画面生动再现制瓷劳动场景,以及扬帆出海开启海上丝绸之路壮阔的场面。


曹璞/摄

考古发现,德化县境内的古窑址多达239处,遍布全县18个乡镇。其中青铜时代1处、唐代1处、宋元时期42处、明代30处、清代177处、民国时期55处。这些窑址遍布德化全境,很多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有的从宋元延续到明清。

德化县三班镇辽田尖山窑址的发现将中国制瓷历史向前推了200年,证明中国陶瓷始于3700多年前。这座原始青瓷窑址历经数千年,窑体结构依然清晰。


曹璞/摄

作为我国古代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场所遗址,德化窑见证了以泉州港为中心的海上贸易史和对外交往史,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于2021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批瓷窑类的世界遗产。“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再添世界级金字招牌。


曹璞/摄

在博物馆,我们看到德化制瓷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德化瓷雕塑则由宋代绵延至今,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它选用优质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形,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经由1000℃高温烧制而成。

漫步德化瓷博物馆不难发现,我国制瓷业发展的几座高峰,所处的朝代恰恰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繁荣昌盛的时期。到明代“瓷圣”何朝宗(1522-1600年)出现,制瓷技艺走上艺术之巅。


曹璞/摄

何朝宗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看,他塑造的人物,容貌安详、动作优雅、衣裾飘飘,栩栩如生。


曹璞/摄

时光的指针走到今天。你在这里能看到当代大师制出的与人等高的瓷观音。具有何朝宗遗风,人物刻画更细腻、生动。

海涛不掩光辉 中国已换人间


曹璞/摄

海南一号博物馆有大量沉睡海底的宋瓷。德化瓷博物馆馆长说:“那些宋瓷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德化出海的,1999年发现的泰兴号沉船上80%的瓷器来自德化。”


曹璞/摄

据载,1999年5月,英国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在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一条16世纪沉没的中国货船时,无意中发现“泰兴号”清代沉船。它被誉为“东方的泰坦尼克号”,迈克哈彻从沉船上打捞到了近100万件中国瓷器。部分“泰兴号”瓷器靠爱国人士的捐赠,得以重归故里,来到德化瓷博物馆。


曹璞/摄


曹璞/摄

在古朴的闽南院落,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驻华首席代表吉乐展示了一组照片,“你们看,这些瓷器中哪个是产自中国?”

瓷器绘制着典型的青花山水、中国古代宫廷图,以及中国珐琅彩绘。但是,吉乐展示第二张照片说:“那些瓷器没有一个产自中国。他解释:“在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商品从泉州出发,海运一般先到印度、东南亚,再转运欧洲,一个航行下来差不多要两年。中国的青花瓷、珐琅瓷在欧洲供不应求,因此有一些人学习制瓷工艺,以及东方的绘画风格,仿制中国瓷器。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欧洲在学习、模仿中国文化。”


曹璞/摄

在“泰兴号”的瓷器中,人们发现了“月记”款识,这就是至今405年薪火不断的“月记窑”。


曹璞/摄

细雨霏霏,古老的瓷窑车间里人影幢幢,工架上码放着瓷胎胚。“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烧制技艺。”月记窑传承人介绍,“月记窑是德化瓷制瓷技艺的活化石,到现在还在坚持古法柴烧,用松木烧法。每次需要三天三夜持续烧窑,1300℃以上。每次烧窑都由70多岁的德化烧制技艺传人带领5、6个窑工通宵达旦地烧窑。”


活动方供图

在月记窑,有不少国际友人再次工作。月记窑工作人员说:“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传承上,更要注重融合与创新。从过去德化象牙白、猪油白走到今天,我们创造了冰种玉瓷、羊脂玉瓷、蛋壳瓷等新工艺,将瓷的白度、手感推上天花板级,实现了器型创新。

(责任编辑:陆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