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晨宝马推出纯电动车BMW iX3起,就有三个问题在笔者的心中盘亘:驾驶感的地位是否仍然保持不可撼动?续航、充电是否便捷?电池安全能否让用户安心? 11月26日笔者驾驶着BMW iX3从浙江嘉兴至江苏无锡,在风雨中行驶280多公里之后,发现华晨宝马颠覆了笔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三个认知,感受到了这是一款将宝马精髓进行到底、用户可以依赖的驾驶者之车。
风雨中,宝马iX3车队行驶在太湖畔东山镇公路上
否定纯电动车寂静驾驶体验模式
尽管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推力下,日益蓬勃发展,街上新能源汽车日益增多。但是,笔者从不讳言:骨子里对纯电动车是排斥的,理由之一便是它的“静”。对于运动者来说,没有了呐喊、没有了战鼓、没有了号角,激情便被压抑在苦练的汗水里。因此,对于偏好驾驶的笔者来说,每每驾驶纯电动车,那种失去了声音的回应,便常常怀疑自己的动作是否到位?
笔者曾收到一位用户投诉纯电动车的理由之一便是:因为纯电动车没有了机械的咆哮,致使在误操作时毫无察觉的地发生了追尾事故。
蒙蒙细雨中,笔者进入BMW iX3驾驶舱。一切都是熟悉的驾驶环境,只是笔者吃不准它是否和所有的纯电动车一样地“静”。
笔者首先体验的是场地驾驶。当笔者脚踩加速踏板的瞬间声浪便随之而来,它不是机械的咆哮,但这个声音会随着笔者脚下动作的深浅而起伏,华晨宝马副总裁杨美虹告诉笔者:“这是由好莱坞电影作曲家汉斯·季默专门为iX3打造的电动声浪。”
华晨宝马方面介绍说:作为搭载宝马模拟声音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创新纯电动BMWiX3通过声音建立与用户之间不同凡响的情感连接。新车型以不同音调反应驾驶风格,对驾驶者的操作给出反馈,实现驾驶者与车辆间的情感沟通。车辆启停声音由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获得者、著名作曲家汉斯·季默创作。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将触发简短而充满未来感的提示声音组合,确认电驱动系统准备就绪,犹如接通人与车辆情感连接的开关,奏响一段愉悦驾驶体验的序曲。
BMW iX3声浪之父——汉斯·季默
如果汉斯·季默对你来说是陌生的话,《狮子王》主题曲你喜欢吗?汉斯·季默便是它的作者,这声浪出身竟是如此不凡。
笔者的试驾是从场地“金卡纳挑战赛”开始的。轻踩“油门”踏板,车子动若脱兔般地窜了出去,加速、制动、穿“门”、绕桩、盘旋、入库……全套动作下来不足30秒——完美,BMW iX3依然保持着“想到车到”的驾驶之风。
华晨宝马方面官宣BMW iX3百米加速时间为6.8秒,虽然笔者没有做百米加速测试,但从笔者实际操控经验来看,这个数字是可以轻松实现的。
离开场地测试,笔者从浙江嘉兴向江苏无锡进发。清晨的濛濛细雨此刻已经是中到大雨,头车似乎不仅对MBW iX3的操控性非常有信心,对笔者的驾驶技术也很放心:雨中的嘉兴至无锡段高速公里还是挺繁忙的,笔者驾驶着BMW iX3在各种大型货车、小轿车中以100公里/小时—120公里/小时的速度穿行。BMW iX3低重心带来的稳定性,加上BMW调校的底盘和随速转向的手感变化,令BMW iX3表现出精准、轻巧的操控感。
将挡杆左拨至B模式,车辆特有的高强度能量回收方式为笔者打开了全新驾驭乐趣:可以让驾驶者在大部分情况下,通过加速踏板的收放即可控制车速,曾经迷恋宝马M5驾驶乐趣的笔者,此刻发觉BMW iX3将手动驾驶乐趣转移到了脚端,可以让一只脚做到“单踏板”随心所控的全新驾驶体验。
否定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焦虑
尽管很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宣称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500公里,甚至是逼近600公里。但是,对电动车官宣续航里程持怀疑态度的大有人在,笔者绝不是个例。焦虑的核心不是不相信官宣的真实性,而是充电桩远远不如加油站普及,这是不争的事实。
宝马iX3官宣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可以满足省际移动。笔者在完成280多公里浙江—江苏省际移动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原路返回,总行驶里程超过500公里。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华晨宝马的工程师告诉笔者:创新纯电动BMW iX3自诞生之初,便具备蓝血宝马的强大魅力。车辆电动总成最高输出功率达210千瓦,功率密度较上一代技术提升了约30%,起步即可输出高达400牛·米的最大扭矩,带来澎湃的纯电动驾驶乐趣。
得益于第五代BMW eDrive的高效能量管理、智能自适应能量回收策略以及领先的空气动力学设计,BMW iX3可实现低至16.7千瓦时/百公里的低能耗以及500公里的长续航。在试驾中,创新纯电动BMW iX3根据实时能耗预测可达续航里程,为驾驶者提供可靠的里程信息参考。
这一切是在BMW高效动力策略框架下,宝马集团基于轻量化、小型化、集成化和可扩展的研发理念,推出了第五代BMWeDrive电力驱动技术。作为首款应用宝马集团最先进的第五代BMWeDrive电力驱动技术的车型,创新纯电动BMWiX3在车重为2.2吨的前提下,依然实现了同级领先的500公里长续航,并达到了百公里16.7千瓦的同级领先能耗水平。
为了实现充电的便捷,华晨宝马给用户编织了一张快捷的交通网,将电动出行的便捷性提升到全新高度。华晨宝马工程师特别强调:“得益于与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公共充电服务商的全面合作,此次江浙之旅BMWiX3的补能完全依赖于公共充电服务网络的支持。车辆最高充电功率可达100千瓦,45分钟之内便能将电量从0充至80%,长途自驾不再担忧。当然,宝马也为客户提供了包括私人充电、专属充电及数字化充电服务等全方位的无忧服务。电动出行,正变得越来越便捷。”
否定纯电动车安全恐惧
作为专业质量方面报道的笔者,每年都会收到一些纯电动车用户安全方面的投诉,笔者对纯电动车最根本的排斥还是出于安全方面的疑虑。
华晨宝马工程师讲解电池包安全 摄影 曹璞
华晨宝马的工程师指着已经被剖开的电池包告诉笔者:“您看,我们的电池有很多空隙的地方,您再看看侧面这些蜂窝状的结构,都是为了预防一旦碰撞不幸发生,电池包内部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蜂窝状的结构是为了预防碰撞留出的缓冲空间 摄影 曹璞
工程师还告诉笔者:虽然宝马不生产电芯,但不意味着将电芯设计完全交给供应商。2018年宝马在德国建立了电芯技术中心,追踪电池技术的发展,并进行对电芯设计和技术进行分析、生产电芯样品、通过使用不同材料调整电芯属性、研究电芯在恶劣或极寒条件下的表现等。掌握核心技术后,宝马引导供应商按照宝马精确的产品要求和规格进行大规模电芯生产。
得益于宝马对电芯相关技术的探究,以及华晨宝马与优质电芯供应商宁德时代战略合作关系,BMWiX3采用了811型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芯。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宝马基于“可持续发展”与对环境负责的态度,直接采购钴、锂等电芯的重要原材料。为此,宝马的采购专家深入电芯供应链源头,保证原材料产地透明化,确保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符合所有环境标准。
华晨宝马电池包剖面图
新车电池的安全性包含电芯级、模组级和电池包级别三个层次。首先电芯采取了机械顶盖防挤压、防爆阀及时泄压、铝制外壳抗压等,降低单个电芯热失控对电池包的影响;
模组生产线100%自动化生产,通过电芯喷涂绝缘材料、电芯之间加装绝缘隔膜以确保电芯之间彼此绝缘,提高安全性;
电池包整体采用铝合金壳体,同时内部还在模组与电池包壳体间设计了缓冲结构,电池模组本身也具有吸能结构,多层安全设计降低了事故中侧面碰撞对电芯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此外电池包布置于车辆底盘中央区域,增加车辆整体刚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事故中前后碰撞对电池包造成直接冲击的风险。
开发过程中,电池包还通过了多达128次严格的机械验证测试与994次软件验证测试,如火烧、海水浸泡、针刺等,可满足全球市场法规要求及宝马严苛的质量标准,确保客户购买的每一辆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都具备高安全性。
笔者深知,汽车,不是高价玩具,追求技术进步不应以消费用户的生命为代价。
从7月14日见证BMW iX3向我们驶来,到走入工厂、走过电池生产线、进入试验室……再到驾驶着BMW iX3在高速公路上风雨兼程,迷恋驾驶操控感的笔者,此刻却失去了对BMW iX3驾驭方面的关注。所有关于BMW iX3的记忆仿佛多棱镜里的碎片,在阳光下组成美丽的花瓣——笔者终于懂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用户喜爱宝马品牌,因为成就宝马品牌的企业对生命心怀敬畏。(曹璞)
注: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全部为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