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工厂,溯源奥迪环保制造

2019-07-26 10:29: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特约记者 曹璞 长春报道)2019年7月18日,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记者来到位于长春的、中国最早的汽车生产基地,也是奥迪轿车生产的主力工厂——一汽-大众第一生产工厂,针对奥迪车内空气质量管控体系,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探访。朋友,请跟随我的脚步,走进奥迪汽车的“娘胎”——奥迪生产线。

生产现场: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戴口罩

刚刚走进工厂,记者看到水榭里甩头摆尾地游弋的锦鲤,记者前几年见到过它们,现在它们显然肥壮了很多。记得当时带领记者参观奥迪工厂的一汽-大众工作人员告诉我:饲养锦鲤的水是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看来这些锦鲤活得悠然自在。

一汽-大众总装车间内纤尘不染

车间里,地面纤尘不染,光可鉴人,陪同参观的工作人员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告诉记者:“为了避免灰尘、细小的杂物附着在地面上,车间通道是由金属拉线材料辅成的,而生产线的地面则是由36层木板叠加垒起,有效地预防微尘、静电附着影响汽车装配的精度。”

生产线是按照当前世界最流行的立体、U字型布局设计的,当我们走到车身生产线尽头的时候,发现我们来到了零部件库存区。线束、轮胎、车窗玻璃、各种电子元器件……数千种零部件开放式地在零件库存区被整齐地码放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是我们开放式的物料区,这里的物料有的10分钟更新一次,最长的2个小时就要添进新的物料了。”

零部件快速补充到生产线上

陪同参观的姑娘带着我们来到汽车生产线玻璃装配工位,在这个立体工位上。一个车窗骨架从工位的上方垂直地缓缓落下来,而另一端机械手正均匀地将密封胶涂在汽车玻璃上。之后,被涂上密封胶的玻璃恰到好处地落在被推送过来的车窗骨架上,稍做停顿一个完整的车门便被平移到车身装配工位上,工人取下车门装配到车身上。整个过程参观我们在这里停留了1分30秒,这段时间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不舒服的气味。普及一个知识点:对于一些汽车来说,密封胶也是产生车内气味的因素之一哦。

这个工位叫“结婚”——工人正在将底盘装配到车身上

继续向前走,引导我们参观的姑娘在一个工位上停了下来,她说:“这里是把汽车底盘装配到车身上的工位,也是汽车装备生产线的重要工位,德国人给这个工位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结婚’……”在这里,我们停留了1分钟,并没有参观完一辆汽车在生产线上举行的、完整的“婚礼”,便急匆匆地向下一站走去。

总装车间参观,我们用了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记者看到:车间里没有一个人戴口罩工作。

试验室里:看奥迪从材料到成品制造全过程的气味检测

一汽-大众气味实验室

来到一汽-大众检测中心,检测中心的中方部长接待了记者,他向我们介绍说:“我们检测中心服务于一汽-大众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售后全过程,包括车内气味品质的管理与控制,保证一汽-大众生产的产品符合德国全球统一标准。不仅如此,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增加了55项特殊的检测项,比如:轮胎的臭氧老化性能检测,对轮胎进行玻璃化温度、耐极限温度的检测以及密封条与油漆相容性的检测,防止油漆变色……等项目。试验室先后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拥有610台检测设备,其中有11台设备为一汽-大众在国内汽车行业企业率先使用。”

进入一汽-大众气味实验室,记者好像走进了医院的体检区,各种仪器设备,数字灯光闪动。主管材料技术的工程师笑着说:“您说对了,喏,这台工业CT无损检测仪,对汽车产品零部件的检测原理和人体体检CT扫描是一样的。”

他告诉记者:“一汽-大众从2009年开始,花费约1000万人民币,引入了我们身后那台四百五十千伏的工业CT。一汽-大众也是国内第一个引入工业CT,用于检测零件内部质量缺陷的整车企业。随着需求的增加,2017年,一汽-大众再次投资了一台市值将近1000万人民币、看起来像变形金刚一样的设备,它的名字叫‘纳米微焦点工业CT仪’。有了这两台工业CT仪器,一汽-大众目前可以对整车所有零件和所有相关材料的内部缺陷,进行监控和分析。 ”

工程师特别提示记者注意:“我说了两个概念:一个是‘纳米微焦点’,一个是‘所有相关材料’。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这是在说:从材料密度的维度,我们可以从金属、铸造材料,轻到塑料材料,从尺寸的维度,大到整车的缸体缸盖,小到手机芯片大小都可以进行监测分析,检测精度可以分析到500纳米的单位,也就是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长度单位,意味着用这两台工业CT,可以覆盖我们生产产品的所有材料、所有零件和所有精度要求的检测分析。”

记者注意到:工程师用了三个“所有”。

据记者了解,一汽-大众是国内极少数将工业CT运用到批量质量控制和检验的车企。

本次采访的重点来了:记者终于在材料技术工程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气味检测区”。之所以称“检测区”,是因为在一汽-大众,记者看到用于气味检测的不是一台仪器、不是一间检测室,而是由不同的仪器、设备,分主观测评和客观测评两个维度、数个不同的检测室完成的。

“来,我们先看看所谓的客观测评,”工程师边说边带领我们走进了检测室:“一汽-大众对气味管理及VOC(有机有害挥发物)的控制十分重视,早在1995年,一汽-大众的气味实验室就已建立。现在除了长春,在佛山、成都、青岛、天津等各地工厂都已经建立了实验室,其中用于气味及VOC(有机有害挥发物)的管理控制设备共计约270台,总额度7300万人民币。我们的实验室设备99%是进口的,保证了先进性。去年,我们整车气味/散发实验舱,即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实验室获得了CNAS认证。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豪华品牌唯一获得CNAS认证的整车实验舱。我们每个厂都有类似这样的整车舱,同时可以容纳八台车进行整车试验。”

一汽-大众通过用专业设备将车内温度加热至55摄氏度后采样进行高温状态下VOC检测

工程师给记者详细介绍了一汽-大众车内气味控制的实验过程,说:“第一,整车舱气味管控会受很多的因素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检测舱的标准性。因此测试环境必须是纯净的:甲醛和甲苯的含量是在0.02毫克每立方米,是非常纯净的。我们是如何保证测试环境这么纯净的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里有1吨左右的活性炭,而且是定期更新的,所以才能保证我们对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的环境是‘干净’的。

第二,VOC(有机有害挥发物)物质的挥发受温度、湿度影响非常大,温度越高散发挥发性物质越多。因此,为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我们要做到能够精准地控制测试温度、湿度:温度控制精度为+/-1度,湿度控制精度为10%r.H. 以内。当然,我们的整车舱能够同时满足国际标准(ISO),国家标准(GB)及奥迪全球标准。

第三,一汽-大众气味管理标准与国家和各国安全标准相比较更严格。我们测试目标样本汽车密闭空间时间是16小时,同时我们除了采用常温的气味评价,还有高温的气味评价,测试最高温度达到60度,这个温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用户实际使用的环境温度。

车辆在整车实验舱内密闭静置16小时后,通过气体采样泵采集车内气体进行测试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设计了覆盖所有用户使用环境的‘模拟用户真实使用环境下测试’的项目。比如车停一晚,第二天早上打开车门,车内气味就会很大。针对此现象,我们做常温的16个小时密闭空间监控。再比如,用户车辆白天停放在露天停车场,整个车辆经历4-5小时的暴晒,因此我们采用高温气味检测。还有,因出差或者旅游,车辆长期停放在停车场,车辆在自然环境下经过长时间密闭,打开车门时,气味有可能会变大。针对此现象,我们定期到储运库评价整车气味。一汽-大众将用户所有能遇到的情况都精心考虑,模拟监控。”

用于各项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分析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关于气味检测的另一个维度:主观测评。工程师向记者介绍说:“除了仪器检测多外,依据康采恩标准,一汽-大众培养了一支‘金鼻子’气味测评团队,这个团队能够准确地描述、识别70多种常见的气味。”

工程师带着记者走进了一间看上去很像我们编辑部的办公室:六张办公桌被隔板区分开,每个办公桌都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工程师指着这些桌子说:“这里就是我们‘金鼻子’工作的地方。做材料气味测评的时候,工作人员把样品放置在瓶中,用专业的仪器加热至80度的高温条件,让气味物质充分散发。接着由3到5个专门的气味评价人员,即‘金鼻子’对每个样品按照评价等级进行打分评价,整个测评过程不允许相互交流。通过记录了样本序号以及相关的信息的评价表来打分。评价结束之后,气味评价人员要进行合议。如果超过0.5级,就证明大家对这个气味是有争议的,结果会被判定为无效,需要重新评价。”

这个过程,看上去确实很主观,对不对?工程师苦笑着告诉记者:成为一个气味评价人员不容易,他们必须拥有对气味比较敏感的天赋,比如鼻炎患者天生就不能吃这碗饭。之后,他们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及训练,每年至少评价200个以上的样品,并且经过对标考核,以保持评价状态及结果准确性。不仅如此,很多个人生活习惯都是要受限制的:不能抽烟,不能喷香水,不能嚼口香糖。更不容易的是实验前2小时内,气味评价人员不能擦涂化妆品,不能摄入大蒜、韭菜、咖啡等有强烈气味及影响嗅觉的食物……要不怎么叫‘金鼻子’呐!”

记者了解到:“金鼻子”们依据一汽-大众制定的气味评价方法对气味进行评价:根据气味的愉悦度和强度,将气味分为六个等级。第一级为无气味;第二级为有气味,但不能明显感知;第三级为能感受到明显的气味,但是气味不刺激,不让人反感;第四级为有明显刺激性气味,对人产生干扰;第五级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第六级有让人难以忍受的气味。

最后,检测中心中方部长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大约检测了4400台汽车。我们不仅仅进行自检,我们还每年定期委托第三方做全系产品的气味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的整车气味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人物: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总监于东海答记者问

记者对生产线和检测中心的实地考察结束之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总监于东海接受了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的专访。

“汽车内空气异味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记者见到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有着丰富的生产和质保各领域经验的、一汽-大众质量保证总监于东海抛出了问题。

针对记者的问题,于东海总监的回答很直接:“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调研、测试和分析,与制造相关的整车气味来源主要是:皮革、橡胶、塑料、劣质合成纤维等。我们对这些零件和材料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整车气味主要涉及16个气味方向,包括霉味、芳香、焦糊味等。您看这是我们对气味归类的统计表。”说完便递给记者一份一汽-大众的内部统计表格。

整车气味类型汇总

记者仔细看了表上列举的气味方向,这些种类繁多的气味类别哪些是在制造工艺上进行控制呢?于是把探寻的目光转向于东海总监,于东海总监并未等记者提问,便说道:“针对这些造成车内令人不舒服的气味的因素,一汽-大众在制造工艺上很早就有要求。比如皮革,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真皮座椅采用的皮革,都是产自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牛皮,两头半牛的牛皮才够一辆奥迪轿车的使用。皮革生产工艺中采用纯进口天然环保植物栲胶代替铬剂对皮革进行鞣制,保证了皮革的环保性能极佳,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是行业中少数使用该类环保皮革的品牌。”

“另外,图中显示一些车辆存在的刺激气味,有的是油漆味、有的是密封胶、溶剂胶的气味,显然这些气味是与汽车生产制造工艺有关的,但是奥迪所用的漆和胶都是水性的。来,您感受一下区别。”

说着,于东海总监把记者带到一个试验台面前,分别把上面放置着的4个瓶子打开给记者闻。毫无疑问,溶剂漆、溶剂胶挥发出强烈的刺鼻、酸性气味,而水性漆、水性胶的气味要缓和得多。

针对材料的气味监控方面,一汽-大众首选水性漆、水性胶等低气味低散发的绿色环保材料

“再有,您来感受一下一汽-大众生产的脚垫的气味,以及我们从市场买回来的脚垫的气味。”于东海总监带着记者来到一个试验室,看到地上放着两个用塑料薄膜密封着、里面分别放着的黑黑的、四方形的东西。一个工程师走来,拔出密封导管示意记者去闻,一股酸臭刺激的气味直窜鼻子。而另一个密封薄膜导管的气味就轻得很多。于东海总监一副早就料到记者反应的表情,说:“那个散发刺激性气味的脚垫就是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产品,外表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实际材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脚垫酸臭的气味,核心是如何管控好PVC(聚氯乙烯树脂)的成型温度,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产生刚才您闻到的、令人不舒服的气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汽-大众曾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研究它。说到这里,我劝车主们:不要去买副厂件。”

两种脚垫产品的气味体验

说到材料,于东海总监的话题落入了记者的追问点:“我们知道,很多车内异味是从原材料的选择造成的。一汽-大众对原材料的管控是怎么做的?”

于东海总监回答说:“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一汽-大众首先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各项指标都必须符合我们的采购标准,而我们的采购标准来源于设计标准的要求,这个要求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功能标准和用户感知标准,这三个标准是有层级关系的,是从A到B再到C的一个设计思维逻辑。

研发由设计标准出发,从选材到加工工艺,每个环节都必须保证最终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功能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为此,所有的供应商都要与我们签订质量承诺书。同时我们除了对入厂的零件进行抽样检测外,我们还会根据舆情监控信息,针对用户反馈的抱怨点,用‘剥洋葱法’倒追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拆解有问题的总成件,再分解到内部的分总成件、单件、直至零件原材料……这样层层打开零部件,直到追踪到问题点,从而保障奥迪整车品质的持续性优化。”

到此,记者关于车内异味的调查采访落下最后一锤——问出了最关键的那个问题:“那么,针对一些用户对奥迪异味的抱怨,一汽-大众都做了哪些工作?”

于东海总监告诉记者:“一汽-大众对所有用户发现问题的反馈都很重视。我们拿到了反映汽车异味用户的汽车,同时对标用户同批次生产的奥迪汽车,共计20辆,委托第三方进行了8次检测。此外,我们应用全谱分析法针对同批次的车拆解零件及零件材料,进行了散发物质分析。最终结果表明,无论是第三方检测还是自检,我们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