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药品监督>>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267号(医疗卫生类286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2-10-26 22:51:53 国家药监局网站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267号(医疗卫生类286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药监提函〔2022〕46号

蒋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放思想,加快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改革完善中药注册和审评审批管理,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评价技术体系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部署,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中药研发特点,持续推进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在总结抗疫成果转化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中药审评审批流程,加快促进中药新药研制。

在《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优化调整注册分类,畅通中药新药研发路径;结合疫情防控期间“三药三方”成果转化实践经验,完善基于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思维,积极推动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注册审评证据体系,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形成多途径、多病种的研发路径

国家药监局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除对重大疾病外,鼓励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新药研发。近年来先后发布了《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新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新药用于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新药用于慢性便秘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多病种的指导原则,既覆盖了重大疾病,又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具有中医治疗特点的疾病。中药新药研发基本形成了多途径、多病种的研发路径。

三、积极构建“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

自2020年以来发布技术指导原则30个,初步构建了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体系。对于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适当减免药效学试验和临床试验。在2022年4月发布的《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研发指导原则(试行)》中明确,对于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新药研发,可通过人用经验初步确定临床获益、适用人群、用药剂量、疗效特点等,通常不需要开展非临床药效学研究。国家药监局逐步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尊重中药研发规律,释放中药创新潜能。

感谢您对药品监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国家药监局

2022年9月7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重庆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综述

  •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 ...

  • 金秋如画 山河似锦

  • 我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新疆进入棉花大 ...

  • 铸就“红色引擎” 释放澎湃动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