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内蒙古擦亮“蒙”字标“金字招牌” 为世界甄选草原尚品

2021-09-23 17:06: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推进内蒙古绿色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能优势,策划实施了“蒙”字标认证、打造内蒙古品牌行动。

“五大体系”保障“蒙”字标认证行稳致远

“蒙”字标认证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的战略定位,探索建立了“五大体系”。

一是建立标准体系。组织60名专家组成工作组,先后深入12个盟市开展28次调研,召开了40次专题会,研究建立了“蒙”字标区域品牌1+N标准模式,即通用地方标准+认证产品团体标准,制订了60项地方标准,研制了10项认证产品团体标准,形成“蒙”字标产品标准体系,为开展认证工作奠定标准基础。

二是建立制度体系。选定由9家相关机构成立认证联盟;研究制定了《实施“蒙”字标认证提升内蒙古区域产品和服务质量(2019—2021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研究制定了《“蒙”字标认证管理办法》《认证联盟章程》《标识管理规定》《认证实施规则》等10项制度性文件,确保“蒙”字标认证科学严谨、规范操作。

三是建立产业体系。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锡林郭盟羊肉、呼伦贝尔牛肉、大兴安岭黑木耳、乌兰察布马铃薯等一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按照“优中选优、分批推出”原则,对各盟市申报的56家企业进行三轮筛选,最终为首批“蒙”字标认证的五类产品9家企业授权。通过授权企业示范引领,带动相关产业绿色发展,逐步形成“蒙”字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建立质量管控体系。利用“一链两平台”,即区块链平台、“蒙”字标认证监管平台和服务企业平台,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运输以及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完整记录各个环节数据,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进行产品质量全程追溯,让品质看得见,监管无死角。

五是建立推广体系。聘请一流的专业机构,为授权企业提供营销策划和质量管理咨询,同时协调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全力推动优质农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

“五大体系”从标准基础、制度约束,到质量管控,再到品牌推广,形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将依托这“五大体系”来保障“蒙”字标认证行稳致远, 让“蒙”字标认证真正成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经贸往来的“通行证”,传递信任、传播品质,传承文化。

借势借力、聚力推进“蒙”字标发展

一是强化技术支撑。与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研究确定品牌战略规划等顶层设计。与农业部食物营养与发展研究所合作,与全国同类产品进行比对分析,逐项确定“蒙”字标产品的营养指标、风味或食用、加工品质等指标,形成《赤峰小米关键品质指标研究报告》等9项研究成果。在北京多次召开“蒙”字标论证会,深度研讨“蒙”字标区域公用品牌的意义、作用、形式,从理论、实践、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是开展认证活动。在首批确定的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河套小麦粉、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呼伦贝尔牛肉、呼伦贝尔羊肉、大兴安岭黑木耳等9类产品19家企业开展了“蒙”字标认证,其中9家企业通过认证,并颁发了《“蒙”字标认证证书》。

三是扩大品牌影响。在北京召开以“‘蒙’字标为世界甄选草原尚品”为主题的发布会,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国际在线、内蒙古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组织“蒙”字标获证及认证企业参加“2021年第十六届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宣传推广“蒙”字标认证产品,助力“蒙”字标认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主动与深圳、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系,推动“蒙”字标与其他省区开展区域品牌合作、产品认证互认,不断扩大“蒙”字标品牌影响力。

“蒙”字标肩负使命、砥砺奋进,未来可期

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探索,“蒙”字标认证已具备完备的体系架构和科学的认证方式,能够把真正符合标准的好产品选出来,贴标明示,能够有效保护高端产品的市场信誉,管控区域公共品牌的质量风险,为内蒙古品牌建设提供质量支撑和品质保证,对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一言以蔽之,“蒙”字标作为内蒙古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内蒙古最优质农畜产品公用品牌,推广“蒙”字标是对内蒙古各地区域品牌的“加持”助力。

展望未来,“蒙”字标将不负嘱托、不负期待,敬畏自然、崇尚天然,集草原精华,选天赐尚品,以工匠精神,铸百年品牌。有理由相信,在不断的进取、淬炼、超越中,“蒙”字标必将成为一个走向世界的品质传奇。(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白清元)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七十二期 余少明:千丝万缕的线, ...

  • 山西建投安装集团积极谋求新时代企业 ...

  • 山西省忻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瞄准 ...

  • 山西省晋城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打造 ...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积极推进质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