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探析

2021-11-05 12:11:44 中国质量报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探析

□ 冉鸿燕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的共同期盼。不断提升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关键要厘清重点,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唐志顺 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实现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有141178万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我国还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明确促进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高质量发展中要瞄准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为民解忧、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期盼,需要从国情实际出发,加快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提供更多老年人的个性化的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要不断激发新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高质量发展中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从现实维度来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地区差距、工农行业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也为世界作出了表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从历史维度来看,我国经过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促进共同富裕。

要增加广大农村居民及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71万元,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38万元。以此计算,2020年,城镇收入水平是农村的2.56倍,倍数比上年缩小0.08。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1年的3.13∶1稳步下降到2020年的2.5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从2011年的0.477稳步下降到2019年的0.465,需要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

要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丰富多彩、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着力“放管服”改革,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完善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基本民生服务,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健全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共同富裕道路,聚力“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新时代,既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跨越,又要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辩证统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新发展阶段,要不断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我国现实出发,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区域特点,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要分阶段积极推动城乡、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差距,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快补齐走向共同富裕的突出短板,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需要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坚持做好收入分配改革,更加注重农村、相对欠发达地区、中低收入群体,持续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加快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积极探索多元化分配制度改革路径,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推进社会慈善事业的配套制度建设,整顿收入分配秩序,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作者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党校报》编辑部主任、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燕京啤酒冬奥品牌高铁专列发车

  • 山东健康肉品牌发布会暨产品推介会在 ...

  • 河北省清河县:“羊绒之都”

  • 向盐碱地要收成!年出栏67万头山东 ...

  • 寻找黑叶猴的“金娃娃”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