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餐饮频道!
当前位置> 餐饮频道>>餐饮学院>>

干饭人,这份夏季饮食安全提示请您查收

2022-05-11 11:27:49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夏日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较快,易导致食物腐败。特别是熟食制品、凉菜、冷食等食品,如果加工或储存不当,极易引发身体不适。

如何让您的肠胃健康安然度夏?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程景民教授专门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份夏季饮食安全攻略。

采购要谨慎

线下采购食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不到人多的地方扎堆购物;要到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采购新鲜食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冻食品,接触食品后切记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网购食品时,要选择正规和信誉好的网络平台采购。收到快递时,可用75%的酒精对外包装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后及时洗手。

除此之外,夏季采购食材应格外留意以下三点。

预包装食品:检查包装表面是否整齐光洁、有无破损,标识信息是否清晰齐全。凡真空包装食品出现漏气、胀袋等现象的;罐头出现鼓盖、胖听的;干货、调味品出现霉变、生虫的;需要低温储存的酸奶、鲜奶、火腿等食品未储藏在低温储存设备内的,不要购买、食用。

散装食品:选择食品隔离罩上有标签标注的食品,同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等信息。

熟食:要到具有合法资质和具备冷藏设施的超市或副食店购买,购买时要观察色泽、气味有无异常;一次购买量不宜过多,已开封的熟食制品一定要密封后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不要购买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等。

清洗须彻底

果蔬类:清洗时应先用流动的洁净水反复冲洗,以去除表面可能残留的细菌或污染物;然后,放到盐水中(盐具有一定消毒杀菌作用)浸泡10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再清洗食用。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溶解蔬果表面的残留农药,也不会因浸泡时间过长,导致溶解在水中的农药向果蔬内渗透。

肉类:不建议用水龙头直接冲洗,因为这样很容易使细菌随着水溅到其他地方,造成交叉感染。正确方法是用专门的器皿装水清洗,之后再清洁器皿;处理完肉类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并彻底清理案台和容器。

具体到不同肉类,也有不同的清洗方法:猪肉可以放到热淘米水里浸泡5分钟或焯水10—15分钟;鸡肉鸭肉可以在温热的盐水中浸泡10分钟;鱼类将内脏处理干净后,在水中放入适量的醋和胡椒粉,浸泡5分钟,而后再用净水清洗。

烹饪要烧熟煮透

加工前,要仔细检查食品安全质量。加工食品时,刀具、案板、盆筐、碗碟等应生熟分开,不可混用,使用后勤用沸水消毒杀菌;生、熟食品要分开贮存、加工、处理,防止熟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原料间交叉污染。

烹饪时,要烧熟煮透。从冰箱中取出冷藏、冷冻食品烹饪前,不要在室温下自然解冻,可以用微波炉、冰箱冷藏室或清洁流动水等彻底解冻;凉拌菜可适量加入生蒜杀菌。

保持手部清洁,做饭之前、期间和之后,要用流动水洗净双手。

分类存放防变质

冰箱存放食品不宜过满,要定期除霜、清洗、消毒;蔬果类食品与生肉生鱼等分开保存;瓶装、罐装、纸盒、真空包装食品,即开即用,开启后应及时用保鲜膜包好冷藏,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确认无变质后方可食用;熟制食品在室温环境下存放时,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

剩饭、剩菜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交叉污染。剩饭剩菜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饭剩菜中午吃,中午的晚上吃。如果确实因烹饪量大等原因不得不剩饭,则应坚持“宁剩荤、不剩素,宁剩肉、不剩鱼”的原则,特别是叶类蔬菜,绝不可以过夜,凉拌菜更要小心。

点餐就餐要细心

外出就餐,应遵守防疫规定,同时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卫生整洁、有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不去卫生状况差、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及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就餐前要注意检查食物感官性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餐具是否洁净;严禁食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野生动物、畜禽及水产品。尽量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海产品;尽量少吃烧烤类食品,尤其不要在无证路边摊、夜宵摊等吃烧烤。

网上订餐时,要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尽量缩短食品运送时间;优先选择使用外卖封签的餐饮单位;收到食品后要检查包装及食材质量,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责任编辑:陆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