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国六排放、车联网,2020年的中国车市有点忙

2018-12-28 10:20: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史建一)临近年关,各大主流汽车媒体都在聚焦28年来首度出现的车市负增长时,有这么两个关键词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或许也在预言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即将发生的巨大改变;其一,2020年中国将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政策;其二,工信部制定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看来,2020年的中国车市“有点忙”。

首先我们先说说即将于2020年全面实施的国六排放标准。

什么是国六?国六就是“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实早在2016年年底,原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与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史上最严格排放标准—国六标准。但公布国六排放标准实际被分为了两个阶段实施,即国六A标准、国六B标准,那么这两种标准什么不同呢?

国六A标准是现实行的国五标准的排放最严值。自2019年1月1日起国内将正式提供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新型燃油,也可称作“国六标准燃油”,并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第一阶段。而国六B标准将从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最严国六排放标准。虽然国六排放标准拉近了我们与“蓝天、白云”的距离,但也迎来众多城市纷纷暂缓实施国六标准的声音。

以深圳为例。今年10月16日,深圳交管部门正式发表公告,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轻型汽车执行第六阶段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通告规定,从11月1日起所有在深圳市登记注册、外地转入的变更登记和转移登记的M1类、M2类和N1类轻型汽车都要符合国六标准,否则将无法登记落户。

而近日,深圳市经信委以“国六”排放标准的标准对深圳市社消总额、市民购车及汽车流通行业造成较大影响。提前执行“国六”标准,将对深圳市社消零总额、市民购车及汽车流通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为由,向深圳市政府提交《关于提请给予我市机动车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过渡期的请示》,申请暂缓实施“国六”标准:一是将深圳机动车(新车)执行国六排放标准时间推迟至2019年7月1日;二是对深圳二手车流通领域执行国六排放标准给予一年过渡期。

姑且不说多地暂缓实施是因为市场没准备好,实际上就连近些年与合资车差距逐渐缩小的自主品牌,也或因为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将市场差距再次拉开。毕竟国五标准的全面实施距离现在才短短两年多,合资企业技术实力储备雄厚,很多自主企业可能刚刚适应国五排放标准,突如其来的国六会让很多自主品牌“吃不消”。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备案符合“国六”标准的车型只有554个,仅相当于“国五”车型的12%左右,而能保证稳定供货的“国六”车型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将导致经销商出现“无车可卖”、消费者“无车可买”的困境。

不过2020年的排放硬指标已经摆在了各大汽车企业的面前,在加之双积分政策,不仅是燃油车,还要“铆足了劲”在新能源领域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这或许和消费者的关系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毕竟消费者能够买到的还是那些符合排放标准的产品。但至于买那个产品,就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了—消费者体验。

消费者体验,说通俗点就是“产品体验”,产品硬核(驾控感、舒适感等)姑且是消费者衡量产品的必要标准,而近些年飞速发展的车联网,似乎就成为了消费者购买的绝对标准。肤浅点说:谁家的屏幕大,说点有内涵的:谁家功能强大。而12月27日工信部制定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将在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突破,将为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更好的满足。

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用户渗透率大幅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通过持续努力,推动车联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

实际上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不仅仅是排放标准和车联网将实现全面突破,新能源技术也将同步高速发展,毕竟在“蓝天白云”映衬的“双积分政策”重压下,车企势必将加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力度。而届时,作为消费者能享受到的是更环保的传统燃油车、更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和更先进的车联网技术,但作为汽车生产企业,多管齐下的投入可是得让2020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有点忙!

(责任编辑: 小易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