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江淮汽车:加速转型升级 积极迈向新时代

2018-04-09 09:48: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江淮汽车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承接《中国制造 2025》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耕细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江汽特色的品牌向上之路,充分共享国家发展红利。

这五年,江淮汽车累计销售各类整车276万辆,超过公司前47年销量总和,实现销售收入2286亿元,上缴税收101亿元,实现由“商乘并举”向“先进节能汽车 、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齐头并进的综合型汽车企业”跨越。

江淮汽车年产十万辆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基地

商用车业务稳健发展

江淮汽车秉承“做强做大商用车”的战略定位,聚焦客户价值,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溢价能力,发展步伐日益稳健,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战略部署有序推进。其中,轻型卡车总量超过20万辆,稳居行业前列,保持中高端市场第一位置;皮卡实现行业进位,成为皮卡行业的中坚力量;重型卡车实现高速增长,年销售超过5万辆,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江淮瑞风S7生产线

在国际市场,南美、北非等传统优势区域,江淮轻卡已超越日本和欧洲知名竞品,长期占据当地轻卡市场第一地位;皮卡、高端小卡及星锐销量均实现倍增;重卡业务稳步推进,规模效益贡献明显。

乘用车业务后市可期

2017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进入微增长时期,竞争加剧。江淮汽车坚持“做精做优乘用车”战略定位,积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聚焦发动机、自动变速箱、车身轻量化、NVH、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转型升级,相继开发出瑞风S7、瑞风M6等中高端产品,为公司品牌向上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淮新能源汽车集中交车

在国际市场,江淮汽车蝉联行业SUV出口冠军,目前已形成S5、S3、S2三箭齐发的态势,构成了富有竞争力的SUV产品组合。2017年,江淮汽车全年SUV出口超过4万辆,跃居行业出口第一位次。此外截至目前,江淮SUV已有300余辆导入意大利,标志着JAC已正式挺进欧盟高端市场,吹响进军欧盟高端市场“第一哨”。

新能源业务换挡提速

近年来,江淮汽车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的号召,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积极研发、推广新能源汽车。从江淮iEV1到江淮iEV7,江淮汽车独创“迭代研发”,构建起大数据分析研究平台,以平台内6万多台车为数据源,每日约产生1500万条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应用,逐代突破复杂的产业化技术。最新推出的纯电动SUV江淮iEV7S,集合高比能电池包液冷技术、五层次安全设计、防驾驶冲击电驱动技术、单踏板操作及能量回收系统等四大国际领先技术,整车安全达到国际ASIL-C级标准,最高续航里程可达350KM。

江淮自动化乘用车焊装生产线

截止目前,江淮汽车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近8万辆,累计行驶里程超15亿公里。已系统掌握了电动汽车的电池成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及能量回收、驱动与制动电耦合、远程监控、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正向开发能力。

开放合作 推动转型升级

随着汽车逐渐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阶段,全球的汽车行业都在认真地思考如何整合利用资源。一个传统汽车企业如果只局限于原有的资源与思维模式,面对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注定要被淘汰。江淮汽车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深谙跨界融合、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2017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协议,12月,合资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我国首个设立技术中心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创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共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研发体系,不断拓展在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等新业务领域的合作。合资公司的首款车将于2018年正式上市。

2017年,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共同打造的ES8车型已正式发布;被誉为“中国制造 2025”安徽样板工厂的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已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具备量产条件。

至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江淮汽车已形成江淮新能源、江淮大众、江淮蔚来协同发展之势。面向未来江淮汽车将与时俱进,继续主动创新、深化产业合作,加速转型升级,积极迈进新时代。

(责任编辑: 李素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