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云彩以南”走斯柯达经典之旅

2018-01-25 17:14: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王从军

1月22日,云贵高原的阳光下,斯柯达中国总裁韩盛博士驾驶着一辆斯柯达经典车型FELICIA,行驶在云南大理至丽江的高速公路上。他的后面,是2018“斯柯达经典心之旅”的浩荡车队。这支队伍中的车与人,都足够双双“拉风”:看参加的车型,有经典车型斯柯达422,有FELICIA,还有系列斯柯达各新款车型;看参加者的组成,除了韩盛博士,还有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安慕楷,有捷克驻成都总领馆总领事卡雷尔•史诺,有斯柯达汽车经典车部门负责人Vitezslav Kodym。这一刻,在中国“云彩以南”的山川与湖水之间,左面是苍山,右侧是洱海,斯柯达的传奇车型承载着老故事,带来布拉格老城的色彩,带来伏尔塔瓦河的涛声。车队里的所有人,这时都变成了“追风少年”,人们欣赏着车窗外的风景,行进在“经典心之旅”的路上。

在车队出发前,韩盛博士说:“斯柯达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核心战略是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品牌。经典汽车是传播斯柯达品牌历史、传承激情的绝佳载体。这次经典之旅的线路择选了中国最美的一隅,为这些天工异彩的车型提供了最佳展示舞台。当斯柯达经典汽车驶过广袤的大地,也一路撩拨着路人的内心,大家更可以感知赋予每一辆斯柯达经典汽车和每一款新车的匠心与品质。”

斯柯达422是一款极具纪念意义的经典车型,于1929年至1932年间在公司最先进的生产线上制造。该车型采用木质框架,表层用钢板覆盖,配备了排量为1195cc的四缸发动机。当时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斯柯达422还生产了轿车、双门轿跑车、敞篷车及出租车形式的不同车型。

斯柯达FELICIA初产于60年前,它完美地诠释了20世纪60年代敢于冒险又充满活力的时代特性,其优雅的折叠顶蓬式外形及独特的垂直尾翼令当时的斯柯达大获成功,这款车型在欧洲乃至许多国家都备受欢迎。在整个旅程中,斯柯达FELICIA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它不仅向公众展现了斯柯达光辉的历史,也让驾乘者在体验这款敞篷车的同时尽享云南乡间最美的风景。

如今,各个汽车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创意无所不用其极,其他方面的节目可以花样百出,而唯独经典老爷车文化,这样的高门槛可不是谁都能跨越。没办法,再多的钱也无法买到历史,哈佛就是哈佛,清华就是清华,经典老爷车俱乐部只能属于少数企业。斯柯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非凡的历史可追溯至123年前。在汽车工业发展的早期,斯柯达1895年开始生产自行车,随后不久便生产摩托车及汽车。

从大理到沙溪古镇,再到云南最负盛名的旅游城市丽江,活动设计者选择了一条黄金路线,让经典老爷车与经典风景相融合,让行进着的波希米亚传奇与沉静着的云滇古老地貌直接对话。在大理,苍山洱海间闪过斯柯达422的车头立体标志的光泽和斯柯达FELICIA的流线;在沙溪寺登村,黑潓江和玉津老桥边,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迎来百年斯柯达的第一位使者;在丽江,玉龙雪山吹过来的山风,和着纳西乐曲,为车队洗尘。在为期两天的经典之旅中,斯柯达为广大车迷倾心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也必将促进经典汽车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既然是“心之旅”,就一定是有回顾与向往同行,而“心之旅”之后,又将开始更远的旅程。早在1935年,斯柯达便开启了与中国的联系,当时,斯柯达POPULAR车型首次出口到中国。2007年,斯柯达与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开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在开始国产三年后,中国便成为斯柯达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对于今后的展望,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安慕楷说的很明确:“我们将继续扩大中国市场的产品阵容,近期发布的斯柯达柯迪亚克以及斯柯达明锐旅行车等新明锐家族车型颇受市场欢迎。同时,斯柯达紧凑型柯珞克及其他新款车型也已做好准备,蓄势待发。我相信斯柯达正在提供适合的车型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快速增长的需求。”

刚过去的2017年是斯柯达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年,全球交付汽车达120万辆,同比增长6.6%。在中国,斯柯达再创新纪录,全年交付汽车32.5万辆,同比增长2.5%。

活动主办者表示,斯柯达将继续促进经典汽车文化在中国的推广。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对老爷车文化日益增长的浓厚兴趣,斯柯达也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及车迷分享其独特的汽车文化及历史传承,国内对此类活动的关注也在持续提升。此前,斯柯达积极参与了一些老爷车活动中,包括“中国国际名城经典车拉力赛”及“长城国际经典车拉力赛”等,充分展示了其品牌的历史与传承。

韩盛博士说过这样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发展新车型”、“电动化”、“品牌建设”。这是斯柯达在中国今后事业的路标,更加美丽的“心之旅”又将由此启程。

(责任编辑: 六六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