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第二届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圆满落幕

2017-10-09 14:33:1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王娅莉)近日,国内车型最丰富的新能源物流车赛事——2017中国深圳第二届新能源汽车(物流车)挑战赛,和以“新能源汽车城配生态系统构建”为主题的会议——2017中国新能源物流车城市配送高峰论坛,在中国深圳成功举行。两天的活动涉及到新能源物流车专业评测、试乘试驾、政策解读、用户真实需求、城市配送生态构建等内容,吸引到数十家主流车企、近百台新能源物流车明星车型、近600位来自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物流用户等专业人士到场参与。

2017中国深圳第二届新能源汽车(物流车)挑战赛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办,电动汽车资源网、深圳市新能源物流车辆应用推广中心、深圳市公路货运与物流行业协会联合承办,获得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次挑战赛于9月26日在长安标致雪铁龙研发中心测试跑道盛大举行。东风特汽、北汽福田、北汽银翔、成都雅骏、重庆瑞驰、海博思创、恒天新楚风、吉利商用车、江苏卡威、陆地方舟、南京金龙开沃汽车、南京依维柯、奇瑞集团开瑞新能源、三环汽车、山西成功、山西原野、上海瑞昱、上海重塑、上汽大通、厦门金旅、新吉奥、新龙马、烟台舒驰、一汽吉林、一汽解放青岛、郑州比克、郑州日产、中交新能源等几十家主流新能源物流车企业悉数到场,近百台新能源物流车明星车型参与比赛或展示,上百家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和物流用户到场观赛及试乘试驾。此外,挑战赛还吸引了猛狮新能源、天劲股份、广州鹏辉、金霆新能源、苏州绿控、先控电气、致联新能源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及充电设施企业参与。

本次赛事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对新能源物流车的需求,设置的专业评测项目有:0-60km/h加速性能、60km/h-0制动性能、25%爬坡能力、30cm涉水能力、续航能力、节电能力,分别评出最佳加速性能、最佳制动性能、最佳爬坡能力、最佳涉水能力、最佳续航能力、最佳节电能力6个奖项。此外,本次挑战赛还根据赛前网络投票选出“用户评价奖”,根据现场观众的投票选出“最佳体验奖”,根据组委会推荐评出“组委会推荐奖”。参赛车企及车型在赛事中的综合表现,将成为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物流企业乃至区域市场选型的重要参考。

在经过一天激烈的赛场角逐后,活动于27日转场至深圳大与酒店,以“构建新能源汽车城配生态系统”为主题的2017中国新能源物流车城市配送高峰论坛在这里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电动汽车资源网与深圳市新能源物流车辆应用推广中心共同举办,邀请到政府机构、车企、运营商、物流企业、配套企业代表等共计500余人参会交流。

深圳市发改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助理陆象桢为大会致辞。他表示,深圳早在2007年就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在大力推广下,到目前为止深圳整个推广的数量已超过8万辆,走在全国前沿。今年9月底前深圳要实现公交的全部纯电动化,到2020年,深圳的出租车也将全部纯电动化。到目前为止,深圳的新能源物流车已经接近了1.2万辆,规模全国最大,在2020年,希望新能源物流车的保有量能够达到3万辆以上。

此后,城配论坛共进行20余场专家演讲和1场互动沙龙。27日上午,深圳市新能源物流车辆应用推广中心主任谢海明、浙江传化绿色慧联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杨东、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永军、智行(杭州)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八匹马租车创始人杨志慧、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品系经理/教授级高工王玉海博士、浙江万马奔腾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总裁施泽忠、厦门潮人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端祥、湖北骆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明朗、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纯电动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友飞先后进行演讲。

27日晚,在答谢晚宴上,还进行“2017中国深圳第二届新能源汽车( 物流车 )挑战赛颁奖盛典”,为获奖企业颁奖;幸运大抽奖环节,奇瑞集团开瑞新能源为幸运嘉宾送出丰厚大礼。

第二届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城市配送论坛活动汇集政府部门、新能源物流车整车企业、主流明星车型、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知名物流车用户、配套及充电设施企业等全方位资源,彻底打通新能源物流车从生产到应用各环节,帮助车企寻找运营商及用户,帮助运营商及用户挑选优质车辆,为各方充分匹配资源、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对加快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电动汽车资源网作为电动汽车行业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将继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责任编辑: 六六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