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1日专电(记者吴雨)在汽车市场销量增幅收窄的背景下,汽车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消费者贷款购车比例逐年增长。与此同时,汽车金融市场正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专业汽车金融企业如何突出重围成为摆在面前的问题。
汽车金融主要包括针对购车客户的零售业务,以及针对经销商的库存融资业务两部分。从首批专业汽车金融公司成立起,汽车金融已走过十年历程,在支持汽车制造销售、推进消费金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有专业汽车金融公司25家,既有外商独资的福特汽车金融,也有中外合资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还有本土品牌奇瑞徽银汽车金融。
去年前三季度,我国车市增速明显放缓,个别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直到四季度才有所复苏。在各大车厂纷纷调低当年计划的背景下,不少汽车金融公司却实现逆势而上。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总经理余亚瑞介绍,去年该公司以年产57万新增零售合同、贷款余额超680亿元的不俗成绩,实现31%同比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汽车金融渗透率的提升。”余亚瑞说。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金融接受度和认可度逐年提高,汽车金融渗透率从过去的5%上升到如今的25%左右,汽车金融公司面临较大发展机遇。”福特汽车金融副总裁陈桂琼表示。
余亚瑞认为,汽车金融渗透率大幅提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意识逐渐改变;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比如年轻人、农民、大学生等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不过,相较欧美成熟市场80%的汽车金融渗透率,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陈桂琼说。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规模或可达20000亿元。
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董事长王师荣认为,近年来,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参与主体越来越多。除传统汽车金融公司外,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小贷公司、P2P公司等市场主体纷纷参与其中。
专家指出,在激烈的竞争中,专业汽车金融公司有着独特优势,它与汽车厂商是利益共同体,可以与厂商协同运作,推出更灵活的汽车促销方案,并能简化手续,产品更具针对性。
对于时下互联网的冲击,王师荣认为,汽车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还是需要线下完成,因此互联网对于汽车产业链的冲击有限。但互联网是汽车金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业务创新有着重要作用,需要专业汽车金融企业花心思琢磨。
金融渗透率逐年提升 汽车金融市场竞争加剧
2016-02-14 09:21:57
新华社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