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飙车频扰民 北京警方启动专项打击

2014-05-12 11:10:22 中新网
   午夜,白日的喧嚣渐渐退去,很多人已经进入梦乡。但在这城市的个别路段、隧道内,经常有年轻男女开着摩托车、跑车飙车,拆了消音器的排气管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让附近小区的居民深受其扰,无法入眠。从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开始,本市交管部门启动夏季飙车行为专项打击,对这种违法行为“露头就打”。

    举报 大屯隧道飙车声扰民

   “最近不断接到市民投诉举报,说飙车的噪音让人睡不着觉。”朝阳交通支队奥运村大队的交警告诉记者,群众听到的声音就是摩托车、跑车引擎的轰鸣声,未必一定是飙车比赛,但肯定有经过改装的机动车飞速驶过。

   大屯路隧道附近有卧龙小区、风林绿洲小区等居民区,不少住户都对飙车行为意见很大。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正在备考,半夜被吵得睡不着觉,还有居民到隧道里拍照取证,可不少车把牌照遮挡住了,还有的摩托车根本就没牌照。对于飙车现象,交通大队曾先后多次进行查处,但一些人屡教不改,经常和交警“躲猫猫”,有人甚至在网上发帖炫耀:“在大屯路被警察叔叔喊话、撵着跑,刺激。”

   此外,查处行动确实存在困难。“对那些超速驾驶摩托车的,我们如果拼命追又担心他们摔倒出意外。”奥运村交通大队也在积极研究查处方案,并经常到隧道内查看情况。交警在隧道路段设置了密集减速带,几乎每隔10米就有一道,一定程度降低了飙车的“可行性”。

    夜查 改装摩托逆行被查扣

   10日晚22时许,天空飘着细雨,朝阳交通支队副支队长杨立峰换好便衣,驾驶一辆黑色汽车驶向当晚的夜查地点——大屯路隧道。此时,这条长1.2公里的隧道行车不多,橙黄色的路灯光使雨夜更显安宁。杨立峰看了看手表,离“飙车党”出动还有一段时间,他驶出隧道又调转车头。

   22时30分,一辆粉红色摩托车进入警方视线,车上一男一女戴着卡通头盔,从西向东行驶,时速最少有50公里/小时。这辆摩托车车身虽小,但只要一加油,排气管便发出轰隆隆的巨响。路过他们身边的杨立峰立刻判断,“这车改装过了。”他迅速拿起对讲机:“西出口准备拦截,一辆粉红色摩托车朝你们方向开过去了。”

   就在此时,七八名交警出现在隧道出口处,一辆警车横在路中间。看到前方情况“不妙”,心虚的驾驶者居然掉头逆行,并穿过隧道中间一处隔离栏杆空隙,开到另个方向车道继续逆行。可是,他们开了几步又傻眼了,那边的路也被警方封死了。原来,大屯路隧道周围已经部署好充足的警力,在东进口、东出口、西进口、西出口四个点位都安置了哨岗,只要目标对象一冒头,立刻被堵个严严实实。“便衣、流动岗、巡视岗、固定证据的,一环套一环,全部到位。”杨立峰说。

   两个年轻人终于放弃“逃跑”,把车停在路边,杨立峰带着几名身穿制服的交警跑向摩托车。细一看,这辆摩托车不仅没牌子,就连后视镜都被摘下了。交警转动油门加油,眼前的小车立刻“咆哮”起来,另一名交警则手持仪器检测排量。几轮问话下来,小伙子不仅承认改装了排气管,还坦白自己没有驾驶证。杨立峰接过身份证一看,小伙子刚满18岁,而他载着的女朋友比她还小。

   “感觉这样的声音好听,我女朋友也很喜欢。”姓方的小伙子说,自己从没考虑过这种引擎声会扰民,只是为了图过瘾,更没考虑过行驶安全。按照程序,交管部门将摩托车扣下,进一步检查核实。杨立峰介绍,像这种无证驾驶摩托车的行为,将按非司机开车处理,并按照高限处罚,凡达到拘留条件的一律拘留。

    打击 仨时段夜查持续一夏天

   记者了解到,在上周末的夜查行动中,朝阳交通支队多个大队全体出动,除了大屯路隧道,还有另一路人马在惠忠路隧道设点巡查。结束重点路段夜查飙车后,交警转入常规的夜查行动当中,严厉打击货车、酒驾、涉牌等交通违法行为。“这次夜查是交管部门专项整治的第一枪,我们将对飙车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绝不姑息。希望各位驾驶者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在任何路段危险竞逐驾驶,给所有交通参与者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杨立峰说。

   这次专项打击是本市交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行动,将持续整个夏天,在每周五、周六的晚间重点布控,其他时段加强日常看守。夜查包括三个时段,分别是20时30分至22时30分,22时30分至0时,0时至第二天凌晨。在查处飙车等违法行为时,执勤民警将采取警便服结合,充分利用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装备现场取证。市民可以提供非法改装车辆、飙车线索,拨打122进行举报。

   交管部门介绍,去年8月东坝飙车案的3名嫌疑人因涉嫌“追逐竞驶危险驾驶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后,该地段没有再出现过飙车现象。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骑摩托车和夜间出行的人员增多,飙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容易反弹。(记者 孙宏阳)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