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透视一汽锡柴研发创新之道

2014-04-29 08:48:48

    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

   ——透视一汽锡柴研发创新之道

    □ 本报记者 张海燕

   近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一汽锡柴)在其研发创新之路上再次大放异彩,其全新研制的11升CA6SM2系列天然气发动机成功通过开发评审。这标志着一汽锡柴又一次成功研制出一款环保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为民族制造业的宏伟蓝图增添了一抹夺目的亮色。这也是一汽锡柴与一汽技术中心继成功合作开发国内最大功率的13升CA6SN1系列NG发动机后,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的又一大突破性自主创新成果。

   “我们认为,汽车工业必须坚持自主研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话语权。”一汽锡柴CA6SM2系列天然气发动机的成功研发,也是对其厂长钱恒荣的这番言论最生动的注解。近年来,在产品研发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的一汽锡柴,卓越的研发能力一次次刷新了国人对自主品牌的印象和期待。

    拥有50多项核心技术

   作为国内内燃机行业的翘楚,近年来,一汽锡柴围绕市场、对标对手、面向国际,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他们先后成功研制两级增压车用发动机、柴电混合动力,在国内首创内置EGR技术,电控技术、振动噪声分析、顶置凸轮轴缸盖、发动机制动技术、省油技术也相继取得突破。目前锡柴拥有的核心技术已达50多项。

   多年来,一汽锡柴始终坚持追踪国际内燃机前沿技术,在全球产业结构演变和行业优化升级中把握机遇。他们紧跟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和标准法规与国际接轨,开发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能耗的产品;紧跟集团整车发展战略,提升同步开发和超前开发能力,建立了重型平台核心总成的绝对优势和其他平台的相对优势;加速核心能力建设,依托“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可靠耐久、电子智能、材料工艺”5大平台,打造制动、节油、后处理、智能化控制等10大核心技术,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项目推动技术、技术合成平台、平台衍生产品、产品引领市场的开发路径。

    用技术优势构筑产品优势

    一汽锡柴更注重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技术的优势构筑产品的优势。

   据介绍,奥威6DL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气门发动机,奥威6DM是国内重型车用柴油发动机四气门顶置凸轮轴技术的开先河者,不仅具有完全的自主产权,还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10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从某种角度而言,奥威发动机已然成为科技领先的典范、民族品牌的骄傲。对于康威系列产品,一汽锡柴突出康威4DW、康威4DX国四产品开发,将康威4DW排量锁定为2.54升、康威4DX为3.86升,平台功率覆盖78~140马力。对于奥威系列产品,将奥威6DL加快升级步伐,采用二级增压技术,爆发压力提升到200~220par,用一个排量替代二个排量,排放起步达国五标准,功率覆盖260~370马力。对于恒威系列产品,他们做好产品适应性开发,重点开发国四产品,寻求机会开发2升以上高端产品。

   鉴于柴油机现在已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电子智能控制是发展方向,为此,一汽锡柴更加坚定地推进着电子智能的步伐,始终牢牢把握住产业的话语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将被高度重视。在安全舒适方面,一汽锡柴在关注用户驾乘感受的同时,努力完善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可靠耐久显然已成为一汽锡柴发动机产品的强项。目前一汽锡柴奥威6DL的B10寿命为80万公里,奥威6DM2的B10寿命为100万公里。一汽锡柴的目标是要将这一数字提高到100万~150万公里。产品的专利很难保密很久,更大核心在于材料工艺上。为此,一汽锡柴制定了将缸体缸盖的材料升级到蠕墨铸铁的长远目标。5大平台上的不断创新,必然带动锡柴研发创新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人才成长通道

   研发创新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研发人才。据介绍,一汽锡柴为技术人员设立了3个成长通道,即行政领导通道、技术成长通道、专业管理通道。

   3大通道殊途同归,首先,保证每一名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一汽锡柴全面提高对企业不同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规定销售工程师必须要懂产品(国外的大部分销售人员都是懂技术的工程师出身)。其次,一汽锡柴针对某些特定项目实行招标制。同时,他们设立了很多的青创项目,只要是35岁以下工程技术人员申报,通过项目锻炼,发现一些人才,就把优秀的人留下来。再次,一汽锡柴设立了创新基金,为企业创新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最后是淘汰转岗机制,将不努力工作的人员淘汰,将不适合岗位的技术人员转到适合的岗位上……凡此种种,都为一汽锡柴职工素质的整体提升、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