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已正式启动以氨(NH3)为燃料的新型燃料电池的开发。这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推进的“尖端低碳化技术开发(ALCA)特別重点技术领域能源载体”项目中的一项内容,由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系教授江口浩一主导。
利用NH3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其体积氢浓度为12.1kg/(100L),高于液氢的7.06kg/(100L)。另外,NH3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液化温度为25℃,与液氢的-242℃相比,极其容易处理。虽然也有利用碳化氢(CH)类燃料制造氢气的技术,但由于这种方法会产生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等,因此在低碳化方面存在课题。
江口教授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PEFC)和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两种,实际打算实现的是SOFC。SOFC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因此,可以使NH3与氧气(O2)直接发生反应来发电。另外,除了直接反应之外,还在考虑间接反映,即使NH3分解为氢气(H2)和氮气(N2),然后利用其中的氢气。
以NH3为燃料的SOFC方面,正极候选材料是镍(Ni)基金属陶瓷,电解质膜候选材料是部分稳定锆(Zr)类陶瓷,负极候选材料是添加了镧锶类材料的锰氧化物(La,Sr)MnO3)。据推算,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SOFC的发电效率将超过现有SOFC的45%。如果要进行间接反应的话,还要开发分解NH3时使用的催化剂材料。
PEFC存在固体高分子膜会因NH3发生劣化的课题。因此,要用熔盐催化剂在650℃以下的环境使NH3分解成氢气和氮气,然后在400℃以下的环境去除NH3,使氢气中NH3的浓度降至0.1ppm以下。(纪普)
日本开始研发氨燃料电池 目标发电效率超45%
2014-01-06 10:19:21
中新网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