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博)“先生您好,您的车险快到期了,我们公司正搞促销,您有兴趣了解一下吗?”车险企业纷纷开展电话营销业务,给不少市民造成骚扰。记者从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获悉,1月1日,北京机动车辆保险电话营销禁拨号码登记平台(简称“北京车险禁拨平台”)正式开通。消费者登记电话号码后,禁拨期内将不会接到已选险企的营销电话。此前,北京人身险禁拨平台于2012年9月开通,已登记电话超3万个,月扰民投诉率下降超八成。
1月1日起,北京地区消费者如果不愿意接受车险电话销售,可以通过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网站(www.biabii.org.cn)登录北京车险禁拨平台,申请提供禁止拨打服务。自成功申请的7个工作日后,消费者在所选的禁拨期内,将不会接到已选保险公司的营销电话。假如消费者登记禁拨后,仍遭致保险电话营销机构的滋扰,可通过车险禁拨平台“违禁拨打投诉系统”进行投诉(需登记违禁拨打机构名称、违禁拨打时间、违禁拨打次数和电话号码等信息),相关部门将根据投诉记录进行调查和处理。此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拒绝或接受电话保险营销方式,随时根据自己的意愿灵活选择、修改拟禁拨保险公司的范围及期限或取消禁拨。
消费者申请号码禁拨,保险企业会不会损失大量客户?对此,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解释,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禁拨平台的使用,提高电话营销客户定位的精准程度,有效过滤不需要、不接受这种保险营销方式的客户,从而“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人群”。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提醒,目前,北京地区已在保监会报备、有资质做车险电销的保险公司共有19家,该协会网站都做了相应公示。如果消费者接到不是这些电销专用号码打来的电话,声称是某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均为非法电销,请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相关新闻
“黑保险员”卖车险
聘用公司被罚
日前,北京保监局通报称,2013年的5月和9月,位于朝阳区的北京北青盛大汽车装饰服务有限公司,先后聘用王某、赵某和张某三名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但三人均未取得《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共销售车险保单26件,涉及保费合计7.87万元。该公司聘任不具有从业资格人员的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相关规定,被北京保监局罚款2万元,并责令整改。
车险电话扰民可申请“屏蔽”
2014-01-06 09:47:26
中新网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