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车联网概念炒得火热,但车联网产品也存在着车主不买、不用的境遇,服务续费率甚至只有20%。日前,本报与车云网、新浪汽车共同主办的“车云会”第三期沙龙围绕“中国车联网如何破局”展开讨论,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汽车,车联网已经成为整车厂关注重点。
由于车联网难以像互联网那样形成上亿用户规模,因此也将形成有别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而个性化、定制化和无缝电商是被车联网企业看好的盈利机会。上汽乘用车品牌与产品规划部高级经理、InkaNet智能行车系统项目负责人范方树表示,“现在所做的车联网系统要求具有不断扩展性,产生叠加效应和附加值。比如行车记录仪、睡眠警示、360度影像,这些功能都会觉得很贵,但是依托开发平台进行叠加就会实现低成本,盈利也指日可待。”应宜伦认为中国车联网现在还处于“圈地”的初级阶段,“汽车会越来越智能,汽车电子的成本和信息的成本会从占整车成本的6%慢慢地上升到20%、50%,甚至是70%。在更遥远的未来,通过对道路状况建模,无人驾驶也将成为可能。”(文/记者吴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