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本土零部件商期待“师傅领进门”

2013-09-11 14:49:53 中新网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较国外先进企业仍有差距,尚未形成良好的双赢模式,接下来的合作中还需通过更多的沟通,建立融研发、制造、销售和资本为一体的合作平台,形成双方合作模式的升级,促进更多高精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在我国自主品牌与其零件供应商的关系中,整车企业管理过于粗放,共享平台差,尤其是在产品研发阶段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沟通少,不能帮助零部件供应商改进产品。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沈军认为,我国自主品牌企业不能给予其供应商技术上的明确要求,直接导致其产品在质量上、成本上与国外产品有差距。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可能会影响自主品牌走上世界的步伐。

   在零部件供应商方面,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占据了中高端市场,而内资企业主要占领低端市场。但是由于内资企业研发能力有限,不能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整车制造业的升级与创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

    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总裁Philip ChristianEller说,整车制造企业不能一味将压力转嫁给零部件供应商。如果想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必然要培养供应商的能力,给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包括采购、质量、技术、物流等重要环节。

   零部件供应商也要在技术创新能力、质量保障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物流保障能力和优秀人才凝聚能力方面下足工夫,在发展中立住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宁表示:“只有当供应商有能力帮助整车企业成长的时候,他才能实现跟整车企业共成长,也才能实现自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单良)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