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美国汽车租赁业务量持续增长 助力车市高涨

2013-08-16 09:59:50 中新网

   美国7月份新车销量增速达到接近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之前的2007年销量水平,当时业界和美国经济发展都极其顺利。尤其令人注意的是,美国国内汽车租赁业务量持续增长,目前美国汽车市场年销量预期达到了1580万辆,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的新高。

   通过汽车租赁方式购买新车的占比在今年以来一直至少在22.5%。另外,以往租赁购车更多的是当消费者购买豪华车的时候才用的支付方式,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用租赁来购买一些价格较便宜的汽车,例如日系车。

   根据Autodata资料,美国7月新车销售增长14%,售出超过130万辆轿车和卡车。上回销量超过1600万辆时是在2007年。由于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的复苏,美国卡车销售增长迅速。前7个月中,卡车一直是整个汽车市场销量增长最快的部门。此外,7月进口品牌轻型车销量为75万辆,同比增长14.3%;1~7月的销量为497.4万辆,同比增长6.7%。

    租赁抢占市场

   目前,美国汽车市场正处于强力反弹的阶段,汽车制造商们也纷纷抓住此机会,在推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开始大力推行各个公司的租赁月供服务。丰田公司为了让凯美瑞汽车继续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汽车,已经推出了月供仅为199美元的租赁服务。一直以来,汽车制造商们往往向高端车客户提供租赁的服务方式,而现在,丰田、福特以及本田均开始将其畅销车辆作为租赁业务的标的。

    美国第四大汽车经销商Group 1公司副总裁PeterDeLongchamps表示:“车企们让一些车的月供达到一个较为低廉的水平,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们早晚要换车,何不选一款月供优惠的汽车呢?”他还说道,“丰田将自己的招牌汽车以如此低廉的月供向消费者推广,看来它们真的是打算大幅提高在美国的销量,它们正在利用租赁这一手段来抢占市场。”

   然而,福特、本田以及日产也同样通过运用租赁服务来与丰田竞争。7月,福特汽车公司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11.3%,至19.3万辆;1~7月销量为148.3万辆,同比增长12.9%。日产汽车7月销量同比增长10.9%,达到10.9万辆;1~7月销量为73.4万辆,同比增长8.5%。本田汽车7月销量同比增长20.9%,达到14.1万辆;1~7月销量为88.7万辆,同比增长8.4%。

   除了像丰田凯美瑞、福特Fusion以及本田雅阁等全美较为畅销的车型外,通用汽车也加大了对车型租赁方面的业务。通用汽车CFO DanAmmann表示今年二季度该公司新车汽车租赁销量占比为20%,同比增长4.6%。通用汽车表示,该公司新车销量中租赁业务占比增速已经超过了行业平均增速,即2.5%。

   7月,通用汽车公司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16.3%,至23.4万辆;1~7月销量为165.4万辆,同比增长9.1%。不过,福特汽车却对未来其租赁业务的增长持谨慎态度,该公司新车销量中租赁业务的占比低于行业均值。

    车商预期高涨

    Kelley Blue Book的分析师AlecGutierrez表示:“一些消费者往往在购买新车的时候犹豫不决,这部分的人群会偏好选择月供低廉的租赁业务进行购车。而且,现在二手车的价格也持续上升,这些消费者认为他们现在以租赁的方式购买的汽车在未来也可以以一个较好的价格销售出去。”

    对于车企的租赁产品,经销商们十分欢迎。密歇根州的一家汽车经销商的负责人WesleyLutz表示:“汽车租赁业务的增长让我们公司的业绩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我们非常愿意向消费者推销各车企的租赁服务,尤其是那种两年的短租赁产品。因为一旦消费者选择了这种产品,我们就会知道,在未来他们还会回到我们这里,将他们的车以旧换新。这让我们提前锁定了未来的客户源。”目前,该公司三分之一的新车销售为租赁销售。

    Group 1 公司的PeterDeLongchamps也表示,只要二手车市场持续活跃,汽车以旧换新的价格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价格段,且利率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汽车租赁业务就会继续持续增长。该公司二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3.4亿美元,是该公司季度营业收入的新高。PeterDeLongchamps说道:“尽管在汽车以旧换新时低里程数的汽车已经不常见了,而且,二手车的供给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只要在未来二手车以旧换新的价值越来越高,而且利率继续在低位徘徊,汽车租赁业务就会为汽车经销商们的销售收入提供较大的帮助。”(谢师)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