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上海车展上的“中国机会”与“机会中国”

2013-04-25 15:44:05 中新网

   所谓车展,也就是一堆各式各样的车加上一堆各式各样的人,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里,突然交汇在一起,组成一幅幅人车互动的社会风尚图景,当然还有各大汽车公司推出的让人景仰的各种最新科技和各种雄心勃勃的战略。

   上海的国际车展办到今年,已是第十五届,在中国市场新车销量连续数年登顶全球第一的背景下,国际A级车展的名头冠之于上海,早已是名至实归。所以,只要是在全球汽车行业排名靠前的大牌跨国汽车公司,无一会缺席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原因很简单,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这些跨国车企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或最大单一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好赚钱,这在业内早已成为共识。以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市场容量和广阔前景,无论对跨国车企和国内车企而言,结论都一样——重生要靠中国市场,成长更要靠中国市场。比如通用和福特,比如大众、奔驰和宝马,比如丰田、本田和日产,比如现代和起亚,也比如国内的一汽和东风,还比如后起之秀吉利、奇瑞和比亚迪、长城,等等,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中国市场这些年来不断做加法,大家会发展得如此顺利、活得如此滋润吗?

    我们今天需要重新审视的,也许是这种欢快气氛下的“中国机会”和“机会中国”。

   行走在今年的车展现场,总有一个问题在脑海中盘旋:“在经历了长达十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按照现时的车企发展逻辑和应对手段,还能获得持续的高增长吗?”

   对跨国车企而言,这种百年难遇的“中国机会”,真的还会持续下去吗?回顾之前高增长的快乐年代,随便拿来什么车型,也不管价格有多贵,性能是否真的有多好,饥渴难忍的中国市场统统照单全收。中国消费者付出的,是满腔的热情和金钱;跨国车企轻松收获的,是其他市场难以得到的高额回报。

   只是,市场是要变化的;同样的,市场包括消费者也终于会成熟。其实,对于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区别对待,一直都有一些批评的意见,媒体也陆陆续续有过曝光;今年3·15期间被央视曝光的一些问题车型和品牌,也一定不是问题的全部。这里,就有一个善待市场和消费者的问题。如今,我们都身处全球化时代,因为技术进步和互联网发展的原因,世界早已呈现扁平化特征,就这个意义而言,无论是哪里的消费者,都应该获得一视同仁的市场待遇。市场歧视一定是企业家的短视,也迟早会遭到市场报复。而这样的报复,说不定哪天就来了,到那时,苦果只能由破坏游戏规则的人或资本自己品尝,且不会得到同情。

   这样讲的本意,虽说有些批评的意思,但更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这些年来,因为跨国车企这个“洋师傅”的到来,也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和繁荣,更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好的产品并优化了国人的生活。这里想要说的是,市场需要善待,消费者更需要善待,公平、责任等市场准则不仅要体现在发达市场,也同样要体现在新兴市场。不要再遇到技术缺陷,出现他国市场召回而中国市场不召回的咄咄怪事,也不要出现他国市场消费者可以获得高额赔偿而中国市场消费者得不到赔偿的不公。

   对跨国车企而言,善待市场和消费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技术上他们显然更成熟;而对于国内车企而言,除了同样需要善待市场和消费者外,还要面对更多的问题。比如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比如技术、人才积累和研发投入,比如销售网络布局和营销创新。等等。

   我们这里想问的是,自主品牌车企是不是就因此会在具有先发优势和实力雄厚的跨国车企面前,永远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换言之,自主品牌车企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2003年下半年中国车市井喷以来,国内车企成长形势喜人。尤其是一些后起之秀如奇瑞、吉利、比亚迪和长城等,更是脱颖而出,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所占的销量份额一度逼近半壁江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2012年国内车步入微增长以来,自主品牌车企大都日子不好过,销量严重下滑,推出的新车型屡屡受挫。即便是今年的上海车展,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漫步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车展现场,自主品牌展台分明要显得冷清许多,尽管也有新车型推出,但大都是原有车型的升级版,鲜见原创新车型。

   也有一些好的苗头。比如,走过多品牌发展弯路的奇瑞终于自省,且开始新的尝试:一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砍掉瑞麒子品牌,做战略上的收缩;二是和捷豹路虎成立合资公司,重新做学生;三是和以色列集团合作成立新公司,所谓“中国资本、全球人才、全球研发”,推出全新国际化汽车品牌“观致”。记者经过观致展台时,观致汽车旗下的全新车型尚未揭开面纱,真还让人有几分期许。还比如,长城汽车将旗下哈弗6作为独立的SUV品牌来做市场运作,希望能打造出一个和洋品牌有得一拼的自主SUV品牌。有些不一样的是吉利和比亚迪。尤其是吉利,选择了一条站在巨人肩膀上跨越的捷径,在成功收购沃尔沃品牌后,正在努力将其打造成全球第四大豪华汽车品牌,可喜可贺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多了几分期待。

   可以提醒的是,“中国机会”之于洋品牌,确乎机会多多,但要学会珍惜;“机会中国”之于自主品牌,同样机会多多,但要懂得学习、善于学习。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