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媒体屡屡曝光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存在问题,多款车内饰含有致癌物,但涉事厂家否认。令人愤慨的是,有人指出,车内空气污染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系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低质低价原材料所致。
据了解,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集中于座椅、坐垫、方向盘、篷顶等处所用的胶水、塑料配件、纺织品等内饰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国外汽车制造商在生产内饰件时非常讲究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胶的质量,而在我国生产时,存在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较差材料的现象,导致污染问题远比国外严重。
目前我国对车用原材料和车内空气质量方面没有标准和监控。检测成为完全依赖企业自律的行为。再加上权威监测机构的缺失,使得消费者维权无依据。
在国内被检测出致癌物超标的车型,在国外也有销售。然而,据央视记者报道,在国外购买的相同车型均未检测出致癌物质,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国外对此类物质有着严格的监测和使用规范。
产品中含有致癌物,汽车厂商当然难辞其责,但是没有法规禁止行为,政府相关部门也必有失位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