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评论:中方收购美国电动车企业应谨慎

2013-03-06 10:20:18 中新网

   在美国锂电池制造商A123被中国万向集团收购后不久,外媒又爆出东风汽车正在参与竞购美国豪华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的消息。这反映出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遇冷,而中国投资热潮方兴未艾。美国计划在2012年销售20万辆电动汽车,但实际销售仅5万,美国能源部部长近日的一次发言中暗示奥巴马之前提出的2015年实现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可能落空。

   然而就在电动车在美国市场遇冷的背景下,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投资热情却不减反增。菲斯科寻求合作伙伴消息一出,便吸引了包括东风、吉利、北汽等众多国内车企的关注。面临201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萧条的现状,收购或控股海外电动汽车资产对国内企业而言究竟是机遇还是一次冒险?盖世汽车网的业界调查显示,多数人“近期看淡,但长期看好”。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此前对媒体称,美国何时实现电动车销量过百万的目标并不重要,但是可以确信的是,未来美国将进一步扶持电动车行业并逐渐实现这一目标。尽管现阶段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终将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现阶段制约美国电动车市场发展的另一大主因是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后,生产的成本可以有所降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更高,而配套设施的覆盖面也会进一步扩大,美国电动车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尽管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遇冷,但中国却依然坚守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政府层面已于2012年7月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期待通过几年时间的孕育,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价值增长点。各车企的新能源车发展规划也陆续出台,通过多种途径纷纷上马新能源车项目。在此背景下,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困局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抄底收购的绝佳时机,然而美国车市遇冷的现实也让业内人士对收购心存担忧。半数参与调查者认为国内车企收购国外电动汽车资产仅仅是为了迎合政府,这股浪潮的兴起是企业对国内电动车产业发展前景盲目乐观所致。中央政府鼓励发展电动汽车,且已经规划出了2015年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要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的宏伟蓝图,并计划投入大量的扶持资金以启动这一市场,这让国内不少企业看到了发展和获益的机会,国外电动车产业因资金原因出现经营困境正好为其提供抄底海外资产的机会。

    作为一家擅长新能源及电池行业分析的研究机构,美国派克研究所(PikeResearch)在去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称,未来5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以6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7年,中国插电式电动汽车年销量将突破152000辆,占中国轻型汽车总量的1%。这个调查结论可谓非常积极乐观,但与累计产销百万辆的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无论是从当前电动汽车的实际销量、技术发展进展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来看,2020年前中国实现产销百万辆电动汽车的可能性都很小。李东颖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