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废旧车辆随意丢弃 不做正当处理成汽车社会恶习

2013-01-30 14:25:17 中新网

   在城市的偏僻街道或住宅区角落,常可见到一些被“遗弃”车辆,我们院里至少停着3辆。旧车们灰头土脸,浑身污垢,4个轮胎全是瘪的,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狗尿胎”。不过,车子的号牌仍在——这说明“脏”车有主。邻居说,其中最“年轻”的那辆也有3年了。

   据了解,由于回收价过低、报废手续繁琐等原因,造成车主将废旧汽车像丢垃圾一样随意丢弃。资料显示,我国十几年前就进入汽车消费高峰期,随着新车大量上市,也即将进入机动车报废高峰期。若缺少严格的管理政策,批量出现的废车将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有关专家分析,废旧汽车屡屡遭遗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扔在路边没人追究责任,也不需要承担停车费;其二,与正常报废不同,扔在路边不用办繁杂的销户手续,也免去了花钱处理违章及逾期未审验等麻烦,而有关部门对此缺少相应的罚则;第三,如果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办完报废手续后一辆车才能卖到八九百元,实属得不偿失,甚至还要倒贴钱。于是,隔三差五街头巷尾就会出现破车身影。旧汽车不同于破烂自行车,堆在那儿如同一座“小山”。日积月累,这种扫兴的“景色”多起来,不光有碍观瞻,更让市民觉得堵心。

   新车和旧车,待遇两重天。如今,车主对新车性价比说得头头是道,对机动车报废常识却茫然无知。许多人一直错误地认为,只要花钱买了车子,就拥有了支配这辆车的“生杀大权”。车子如果旧了,要么当作废铁卖掉,要么干脆直接找个空地扔了。听说办理报废手续非常麻烦,再说还不知车辆报废回收公司的具体位置。这种无知态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报废的难度。根据法律,交警能处罚上路的报废车,但对抛弃路边的旧车则无法管理。令人头疼的是目前车辆不执行强制报废,只有依靠车主主动申请。但由于一些车主感觉报废后给的补助太低,不愿申请报废。警方称,对于路边、小区内长期停靠的废弃车辆,市民可举报,如经交警查证确属报废车辆,则可强制处置。然而旧车毕竟不是普通垃圾。警方告诫说:车主一定要警醒:不及时报废并随便遗弃车辆,很可能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为这些被丢弃在路边的车辆,有可能被陌生人开走修理后再次上路,因产权在车主名下,一旦出现事故,原车主免不了要吃冤枉官司。此外,一些人将废旧车辆遗弃在路边,长时间不去照料,有的车辆配件被盗,甚至整车被盗,这就给公共安全埋下不小的隐患。近日美国芝加哥一名妇女就惹上此类麻烦,这位女士把一辆车扔在某机场停车场3年多。时间一长,她把此事忘了个干净,可执法部门却没有睡大觉。近日,她收到10多万美元的罚款单,大呼“心疼”。瞧这“垃圾”扔的——10多万美元,够买几辆新车了。

   虽说汽车是个铁家伙,可人心都是肉长的。须知每辆旧车,都曾有过闪闪发光的从前。“年轻”时,它曾忠心耿耿地为主人不辞劳苦,八方行走。如今老了病了,就被无情地一脚踢开,成了路边的“倒卧儿”,情何以堪?于心何忍?我们知道,法律规定不能遗弃老人,道德谴责遗弃小动物,但对汽车就没这份仁慈心了——这显然不公平。汽车若有知觉灵性,一准儿告你个“遗弃罪”。这个“罪名”可不小,它会让您受到良心谴责。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