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剧透车市2013 产业转型或加剧市场变局

2013-01-09 10:55:47 中新网

   2012年,中国车市已经彻底告别了狂欢,2012年度汽车行业产销增幅低于2011年度的增幅8.8%已无悬念。

   日渐透明的价格,趋于饱和的消费市场,凸显的城市交通环境压力,层出不穷的新车型,人力以及通胀带来的成本上升....。.严苛的市场生态环境下,汽车厂家或许该学学大热的《泰囧》,找准产品定位一样也能比拼大片票房,才能演好自己的励志片《车市2013》。

    新年车市 平淡开局埋下伏笔

    轮语>

   元旦期间,重庆晨报记者兵分几路走访市内汽车卖场,发现车市虽然人气不减,但成交量乏善可陈。平淡开局,包括厂家、经销商甚至媒体人士在内,心情却并不平静,似乎大家都预感到:2013年的车市,注定不会平静……

    元旦车市车商喊冷

   “消费者对价格太敏感了,政策稍有回调,销量就直线下降。”一美系品牌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元旦期间,前来看车的人确实比平时多了很多,甚至多了一倍,但销量增长却不明显,相比去年同期甚至出现了下滑。

   “去年底的亏本冲量已告结束,而新的政策又没出台。”一位业内人士称,在厂家政策出台前,很多经销商只有稳起,但新的价格战已然能闻到硝烟。

   无独有偶,在北京和广州车市,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据媒体报道,元旦小长假,北京车市的销量同比下降11.1%。广州车市也因为优惠缩水等原因,上演了前热后冷的现象。

    产业转型或加剧市场变局

   业内普遍预测,今年的国内车市还会增长6-8%,而厂家的预期增幅却普遍超过10%,之间的差距势必给车市供求失衡和竞争升级埋下伏笔。

   该业内人士还指出,宏观经济走向不确定,也让车市面临各种变数。加上今年实施的新交规、强制召回等政策,都将成为影响车市景气指数的变量,前者会让汽车消费潜在人群受到抑制,而后者会让车企和经销商的经营压力陡增。

   目前主流的观点是:2013年,深化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大方向,而它也将加速行业洗牌的进程。具体来说,落后的产能、低技术含量的车型、低层次的营销手段,以及综合实力不济的车企和经销商,都将因不适应潮流而日子难过。反之,谁能在转型中赢得先机,在技术、产品、服务及营销策略等全方位掌握优势,谁就能在2013年的车市变局中脱颖而出。

    重庆晨报记者 郭刚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