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汽车股踩“刹车”连跌两日 车市面临挑战

2012-07-04 14:32:51 中新网
   行业基本面面临考验多家机构调低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预期

  热点板块

  虽然有四个轮子武装,汽车股还是跑不动。在经历了本周一的机构抛售后,汽车股昨天继续“跌跌不休”。在这轮跌势中,从南到北的汽车制造商如广汽集团、一汽轿车均在列,而汽车经销商如庞大集团也难逃“厄运”连跌两日。据悉,昨日高盛已把今年内地汽车市场增长预期下调到9.7%;对于行业“地雷阵”,有车企人士指如可稳住售后服务,经销商就仍有望“过下去”。

  昨日,广汽集团(601238)盘中创下A股上市以来的新低,录得6.96元,最终收盘报7.03元,全日跌幅0.85%。在周一,该股已下跌7.92%,当日市值蒸发40亿元。在H股方面,广汽集团(2238.HK)昨日跌4.037%至6.18港元。

  车市面临“地雷阵”

  深圳民企比亚迪(002594)的情势也不相伯仲。昨日该股由红翻绿,下跌2.22%至19.82元。昨日在A股下跌的其他整车股还包括一汽轿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等,跌幅从2.17%到0.78%不等,都是连续第二天下跌。在H股,比亚迪(1211.HK)昨日下跌1.37%至14.46港元,东风集团(0489.HK)跌4.2%至11.38港元,华晨中国(1114.HK)跌1.93%至6.61港元。

  事实上,汽车行业的基本面正面临考验。乘联会昨日发出的报告称,内部交流感觉6月的零售低迷首先是经济环境没有好转,油价下降刺激消费信心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绝大部分厂家的零售均较5月“大幅下滑”。报告指:“消费者、经销商、厂家都面临车市不确定性的地雷阵。”

  对于汽车蓝筹股大跌,报告指出国内车市发展的预期改变可能是车市剧烈调整的重要因素。

  经销商将依赖售后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有券商下调了今年车市的增速预期。瑞银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侯延琨认为,短期内汽车业投资情绪和汽车板块价值将受到冲击;昨日,高盛也发表报告,调低2012年~2014年内地汽车市场的增长预期,按年分别下调至9.7%、7.6%和7.9%。

  在行业增速下降以及存货高企的情况下,4S经销商的日子预期也不会太好过。这在资本市场就有所反应。昨日,庞大集团(601258)跌0.33%至6.06元,该公司一季度报告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三成。

  记者留意到,昨日在内地拥有庞大业务的各大汽车经销商股价却涨跌不一。例如广州两家门店占全年销售量一成的中升控股(0881.HK)下跌2.57%。该公司截至去年底在华南有门店26家,占全国门店数量的18.6%;在内地代理22个品牌(刚在广深收购了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品牌代理权)大昌行(1828.HK)则涨2.029%。

  对于经销商的前景,昨日一位车企资深营销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只要售后服务能稳定住,经销商就仍有望过下去。”他说,由于车市在近一两年面临着销售压力,经销商更大程度上要靠售后服务来弥补销售导致的亏损,而以后将转向靠销售服务赚钱。

  庞大的年报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即要依靠汽车服务赚钱。2011年,庞大的汽车销售利润率按年减少0.56%至8.17%,与之相反,售后服务却增加1.26%至32.95%。

  汽车限购政策,优质公司投资价值凸显

  2012年6月30日晚9时,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交委主任冼伟雄通报“关于系统改善城市交通及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以及《关于广州市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通告》(试行一年)的相关内容。据悉,一年试行期间全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为做好衔接工作,广州将从7月1日起至7月31日,暂停办理牌照登记。

  交通压力激增促使汽车限购政策实施,广州成为国内第四个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继上海、北京、贵阳之后,广州在7月1日成为国内第四个正式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此次广州限购政策的实施主要原因在于广州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导致交通压力增加。

  限购政策将对当地车企及经销商影响最为明显。据测算,如不进行限购调控,在未来一年内,广州的中小客车年增长约为31万辆,而进行限购后,年增长将为12万辆,约减少6成多中小客车增量增长。而广州本地拥有广州本田、丰田、日产以及自主品牌传祺等整车企业,广州也是这些车企的优势区域,限购政策的实施也必将压低这些企业在广州市场的销售量。同时对于当地经销商将造成较大影响,近六成多的预期销量下降在最近几年汽车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将使得部分经销商难以盈利,可能将促使部分经销商退出或并购等情况发生。汽车限购政策将凸显优质公司投资价值。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