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创新与服务:中国汽车转型路径

2011-10-25 13:35:0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转型之云,已经牢牢笼罩在中国汽车业的上空。在“2011全球汽车论坛”上,来自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多家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各大汽车企业的高层,纷纷坦言中国汽车业现存的困境,并建言破题之法。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增速放慢,中国汽车业开始反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发问:“回顾中国汽车工业这几十年,主要靠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靠合资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这条路还能不能走下去?”在张相木看来,沿着过去的老路,无法实现从生产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转变,未来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

  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则建言:“希望中国汽车产业能通过对产品的创新、价值观的创新、管理体系的创新、整个价值链的创新,最终从容应对挑战。甚至能在最短的时间中,通过竞争产生一些生命力顽强的跨国企业。”当外界仅强调集成创新时,张相木旗帜鲜明地指出:“集成创新是一种创新,我们国家说的自主创新,原来是说三个方面,一个是原始创新,一个是集成创新,一个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当谈及破题之路时,业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政策和企业自身。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周勇江称,“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开的汽车‘十二五’计划出台。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汽车就没有专项计划了,可能更能说明汽车的专项计划会围绕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创新强国这一主题,甚至会提出一个更有针对性、更缜密、更科学、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具体规划。”张相木则提出,中国汽车工业要努力打破技术瓶颈,实现关键技术的制度研发,和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掌握一批原创并为世界汽车发展领跑的关键技术。制定节能汽车新措施,要制订节能汽车管理条例,及出台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规划。

  汽车业整合也成为破题的重要途径。王侠指出,在高速增长时代,掩盖了中国汽车业管理上的缺陷。实际上,市场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企业。此外,从国际惯例看,汽车产业需要整合。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告诉记者:“市场资源全球化配置,是市场规律所在。只有资源合理配置了,才能实现一个行业及一个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汽集团则结合自身,将目光投向汽车服务业。周勇江告诉记者:“中国汽车业不应该单单向制造环节要利润,更要向整个供应链要利润,尤其是服务业。”周勇江给出了两大理由:第一,单凭生产获取的利润是单一的,且制造业利润正在不断下降。2005年,中国市场上仅有约180款新车,而2010年,中国市场上涌现出400多款车。随着新产品越来越多,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价格却不断下降,制造业利润从而不断被压缩;第二,无论从中国市场还是海外市场看,服务业的利润和空间都比较大。在中国,服务业的利润正在不断上升。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