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导 实习生 胡锦
本报讯 初见马德仁博士,他正从自己倾心打造的众泰E200上下来。这款外观小巧精致的E200,是过去2年里,他带领众泰本土团队和海归专家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18项智能科技配置、43项豪华车功能配置、智能互联大屏、近20项智能安全配置,众泰E200已经达到了国内微型车领域非常高的配置水准。
作为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仁是众泰新能源团队的领路人,更是省“计划”专家。在永康4年,他对永康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贡献,通过众泰E200已超6万辆的销售成绩足以说明。在此,马德仁与记者分享了这段特别的科研路。
记者:4年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刚刚起步,是什么促使你放弃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来到永康造车的呢?
马德仁:我一直很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只不过囿于科研技术和生产技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是完全有可能的。
2014年底,众泰E200已处于造型设计阶段,有了一定基础,正是我发挥所长的时候。我觉得,一家当时规模并不大的民营企业能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让我觉得很了不起。
而且永康市领导给了我足够的礼遇,众泰汽车高层更是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整车制造的理念一拍即合,我们才能坚持整车自主研发,打破国内新能源汽车普遍“改装式”的生产方式,从零开始,设计全新平台,真正制造全新的新能源汽车。
记者:目前众泰E200的销售成绩怎样,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里?今年的目标是什么?
马德仁:今年我们的目标是3.5万辆。截至5月中旬,销量已经达到近1.3万辆。接下来的下半年,市场还会进一步爆发。
众泰E200的成功,是一种市场发展的偶然,也是我们在时间、资本、精力、技术、资源等全方面投入的必然。从外观角度看,众泰E200的造型新潮,受到各年龄层受众的喜爱。在研发方面,我们的整车标准从平台架构、造型设计、工程样车制造、各项验证到组织生产五大环节环环相扣,安全性、超稳性、舒适性等性能与当时市场上东拼西凑出来的“改装”新能源汽车相比要好很多。
在一次次的研发、实践、推翻再设计的过程中,众泰E200得到了极大改进。后置后驱,减少前轮转向轮对驱动轮的干扰;主驾副驾配安全气囊,预紧限力式安全带以及安全带未系提示,有效预防冲撞;车辆配备前后防撞钢梁、侧门防撞钢梁,整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为双A臂独立悬架,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悬架系统,使得汽车结构更坚固。所以,对今年的目标,我们充满信心。
记者:目前已经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众泰,下一步将如何在这个领域大步前进?
马德仁:我个人在通用汽车、德尔福集团有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当我踏上祖国的热土时,经验告诉我,汽车领域必须有中西结合的眼光和把握全局的概念。仅仅掌握制造流程对于这个全新的领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力求创新,在人力、资源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做高性价比的亲民好车。未来,我们的总目标是要打造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目前,我们正在攻克新燃料技术,为新一代的众泰新能源汽车奠定技术领先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