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全流程信息化建设 推进永康企业智能制造
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组发布《永康市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及发展方向课题研究报告》
应吕琛 陈丽丽
“以后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是大趋势,我们公司将逐渐与这些机构合作,让企业更好地发展。”昨天,浙江好玩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超说。在近日召开的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暨创新服务对接交流会上,省智能制造专家组针对永康市企业智能制造调研情况作现场报告,为企业把脉问诊,深入剖析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会场外设立了13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展台,给企业主提供了一个智能化改造的交流合作平台。
据了解,今年,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永康工作组深入永康市智能化改造重点企业,分别走访了14家企业,通过深入生产一线,查看了解企业产品、工艺装备、仓储物流、生产管理、信息管理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情况,开展调研诊断服务,并在论坛活动中发布了《永康市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及发展方向课题研究报告》。
“永康企业的产品非常有特色,而且有品牌、有市场。很多企业的产品已经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省智能制造专家组组长赵拥军说,走访时发现,永康不少企业经过“机器换人”改造,关键工艺装备实现数控化、自动化,局部实现智能化生产,减少了用工,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单个工位或者连续几个工位的自动化已经完成布局。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流程信息化建设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王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采取跟金华移动合作的方式,依托金华移动IDC机房,采取高端数据库服务器、虚拟应用服务器集群、高端存储、高端网络交换设备等分布式部署方式,成立自己的核心数据中心,同时依托阿里云平台,建立了销售端及供应链端核心数据中心。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负责人王挺说,去年,公司投入巨资引进SAP信息系统,推动企业“神经网络”体系建设。现在,公司正在努力打通系统内部的数据“孤岛”,实现内部数据的全面对接和整合,高速处理海量非结构数据,从而为企业商务流程,甚至产品技术的创新提供信息化支持。
专家组提供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永康市企业普遍处于智能制造的起步阶段,由于PLM、MES系统缺失,信息化孤岛现象明显,产品工艺信息、制造过程信息与ERP信息无法实现即时互联互通,严重影响信息化系统功能发挥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调研报告中,专家组结合永康市企业智能化的现状,给出了多条合理化建议:
提升产品数字化设计水平,推行CAD/CAE/CAPP技术,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完善产品和工艺数据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与ERP、MES等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通。
实施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车间计划排产、现场作业管控、物流管理、质量管理、设备运维、统计分析等智能化管理,实时收集制造过程各类信息,实现与ERP、PLM的数据互联互通,提高制造过程智能化管理水平。
提高关键工艺装备的数控化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柔性化程度。条件具备的企业,按产品组建生产线,运用智能物流技术,连接各生产工序,消除工序“孤岛”现象,实现连续生产,减少工序间在制品积压。
有条件的企业可建设自动立体仓库,采用输送线和AGV、机械手等先进物流设备,实现生产线与立体仓库的智能连接,采用射频或条码技术实现物料识别,采用WMS系统进行库存管理,提高仓储物流自动化程度和物流管理水平。
完善供应链管理,实施横向集成,提高与供应商的协同度,实现质量、计划、物流、资金等信息互联互通,提高配套件质量管理,提高配套件配送准时性和齐套性,有效降低库存,缩短库存周期,减少资金占用。
实施纵向集成,实现PLM系统、MES系统与ERP系统信息即时互联互通,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化“孤岛”现象,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建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智能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分期实施;并结合智能化改造需要完善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确保与智能工厂需求相匹配。
建议企业在新建工厂时,按照智能工厂进行系统规划,采用数字化工厂设计技术,建立工厂数字化模型,开展工艺物流系统规划仿真,提高工艺物流一体化设计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并为工厂运维改造奠定基础。
永康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永康市将持续深入贯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加快“中国制造 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