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五金名城 质量永康>>

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日臻完善 这些实事改变我们的生活

2017-12-28 10:56:46 永康日报

“环境变好了,设施也齐全了。”18日,在新落成的东城卫生院综合楼前,来就诊的市民叶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东城卫生院老地址位于五金城附近,喧闹吵杂,周围没有合理的停车位,门口车水马龙,时常处于堵车状态,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不尽完善。此次搬迁新地址后,环境焕然一新。

今年,永康市启动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注重实效”原则,提高我市卫生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现场:新大楼设施完备 看病体验优

“现在搬过来方便多了,以前地方小,体检抽血、验血窗口只有一个。现在你看,光抽血验血窗口就新增了3个,全部安装了透明玻璃,舒服。”刚从新址体检完的高镇社区居民王竹萍对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址大呼满意。

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今年9月告别租房办院的日子,整体迁入东塔路新院址。这个投资2600多万元,占地面积1443平方米的崭新医疗场所,让卫生院在就医环境、医疗设备方面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主楼大厅正对药房,右侧输液室整齐舒适。二楼设有预防接种门诊,引进了全市领先的“取号叫号”系统,从登记到接种全程实现数字化。四楼是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在保证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熏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础上,按我市常见多发病种,配备了一批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理疗设备,为病人的康复理疗提供更好的条件。

为方便百姓看病,该中心前期在挂号、门诊、缴费、取药流程上下足功夫,有效缩短了患者从挂号到就诊结束的时间。一至三层都设有缴费窗口,摆放了集缴费、挂号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助挂号机,避免患者上下楼办手续。在主楼的每个楼层,电梯和出口墙面两个醒目位置都贴上指示图。院内任意一个看病环节结束后,医护人员都要给患者明确的“下一步干什么、在哪里”等信息,确保患者精准、快捷地完成整个诊疗检查过程。

为了避免怀抱小孩的家长来回走动或上下跑楼梯,预防接种室将登记处和收费处设在同一地点,收费处还开通了微信、支付宝支付的功能。同时,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也不断优化,在原有系统基础上,新增了排队叫号、自助打印等功能。考虑到来接种的许多是带着婴幼儿的家长,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特别贴心地设立了一间哺乳室,哺乳室里不仅有床、屏风,还有温奶器,避免了哺乳的不便。

成效: 责任医生签约服务 患者信赖口碑好

“朱雅仙医生很好,药配出来以后还嘱咐我用药细则,很暖心,我很信任她。”来自福建的陈女士在永康工作,她说,在朱医生办公室出口的一把椅子靠背夹着一叠特别的“通知单”,写着每天对病患及其家属的温馨提示和自己的号码,告知“十一安排”“明日休假”等讯息,即使上班时间,她也不忘提醒病患她不在诊室就在检查室,她的手机每天24小时不关机,这样在患者跑空的情况下也能及时联系到她。

这在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是特例,让医生逐渐在中心找到存在感,让患者建立起对中心的信赖。

为了更好地满足附近居民的医疗需求,让大众共享医疗改革释放的红利,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址后,继续实行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是沿袭了“家庭医生”的理念,为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送医疗到家的常规性医疗服务。为了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东城街道还将下派10多名责任医生到9个居委会定时、定岗坐诊,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进社区,更好地为大众提供医疗服务。

今年以来,芝英镇卫生院也进一步改造提升。芝英镇卫生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结对,签订“双下沉”协议,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芝英镇卫生院还与敬老院签订医养服务协议,开辟卫生院与敬老院的就诊无障碍通道,对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周二在敬老院内开设全科门诊,开设医养病区,先入院后结算,卫生院负责住院老人的诊治、康复等医疗服务。

记者还获悉,唐先镇卫生院基建工程项目——门诊综合楼建设已进入结顶倒计时阶段。

○代表委员心声

田胄培(人大代表)

乡镇卫生院最初大多租用民房,规模小设备少。我市启动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后,新的卫生院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百姓看病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医疗机构应该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设置诊疗流程,便民措施到位,医务人员精神饱满,体现“服务社区以人为本,关爱健康以情感人”的理念。

田镜扬(政协委员)

东城卫生院搬迁新址,芝英、唐先卫生院改造提升,大大方便了群众看病,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福利,这是一件惠及民生,与基层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大好事。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这是卫生院的中心工作。搬迁新地址后,卫生院环境焕然一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为群众构建起一座守卫平安、呵护健康的温馨家园。

□记者手记

用心呵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民生为本,加大投入,医疗服务圈日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换挡提速”,卫生事业的发展成果直接演变为老百姓最能感受的看病的变化:不用再为昂贵的住院费发愁,不用挤在狭窄的走廊里输液,不用小病拖到大病才到医院。

截至目前,永康市已有医疗机构486户, 编织起一张全市的“健康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芝英镇、唐先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城西新区卫生院开工建设……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停,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要建立健全制度,建设一支服务优良、技术过硬的队伍,让百姓放心就医、满意就医。

□记者 徐灿灿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