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十九大时光>>

十九大时光:咱发展经济林的路子走对了

2017-10-24 11:00:16 辽宁日报

原标题:咱发展经济林的路子走对了

10月23日中午时分,忙活了一上午的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平岭后村农民梁宝贵满头是汗,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和雇来的十多个农民吃午饭。这几天,梁宝贵整天在山上待着,从自家种的26.7公顷刺嫩芽树上割芽秆。

“这些芽秆放在大棚里,水培40多天后,就能长出新芽,冬季上市,一公斤最低也能卖到50元,一棚刺嫩芽净赚十多万元。”望着远处山坡上大片刺嫩芽树,梁宝贵感慨地说,“前几年,政府鼓励水源地保护区里的农民发展经济林,当时还担心不挣钱,现在看,这条路走对了,不仅绿化了荒山涵养了水源,收入也比以前种苞米增加了十几倍。”

平岭后村位于大伙房水源地准保护区内。为了解决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自2014年起,省和抚顺市相继出台政策鼓励经营主体和农民在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发展有机农业,并对发展有机中药材、刺五加和经济林的经营主体,达到一定种植面积的,根据产业类别给予补贴。

“咱这深山沟里漫山遍野的绿色山野菜,肯定能满足城里人的胃口。”梁宝贵的想法果然没错,最初种的1.3公顷有机刺嫩芽上市后供不应求。“苗木是政府给的,第一年政府每公顷补贴7500元,以后5年内每公顷补贴2400元,种刺嫩芽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没啥成本,种下苗木以后就干等着赚钱了。”尝到种刺嫩芽的甜头后,转年,梁宝贵就承包了村里的26.7公顷荒山,全部栽上刺嫩芽树,正季、反季两头赚钱,年收入达60多万元。去年,梁宝贵成立了有机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刺嫩芽种植面积达到66.7公顷,56名社员人均收入1.5万元。

水清了、林密了,村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小流域水质变好更适合林蛙繁衍,梁宝贵今年带着村民挖了蛙塘又干起了林蛙养殖。生态环境变美,带动了大苏河乡的旅游业发展,南天门、红河峡谷都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区。明年,梁宝贵还想带领村民发展采摘观光项目,到时候村民又多一条来钱道。

聆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梁宝贵干劲更足了。他说:“报告提到,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句话特别在理,现如今村民们的观念也都转变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把钱赚了。”

截至2016年底,大伙房水库一级保护区基本实现封闭管护,1846.67公顷耕地退耕还草,长401.41公里的大伙房水库隔离工程已全部完工,实现了一级保护区全封闭。二级和准保护区内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7600公顷,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按照国家《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技术指南》评估,大伙房水库生态安全指数等级为“I级”,安全状态为“安全”。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尽职尽责,保护好全省人民的‘大水缸’,同时把环保工程和富民工程结合起来,让老百姓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抚顺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张敬革说。(记者/崔振波)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