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十九大时光>>

【十九大时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用行动迎接盛会

2017-10-17 10:50:42 央视网

【专栏】十九大时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从“复兴号”动车组的生产线,到FAST观测平台的科研现场,那些创造大国重器的科学工作者们,以实干迎盛会,用成绩增信心。

今天上午,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为美国波士顿地铁生产的首批车辆顺利下线,这是中国轨道装备首次进入北美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五年来,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我国轨道列车秉承创新驱动,打造一张永不褪色金名片的目标,攻坚克难,强势逆转。“复兴号”动车组350公里的时速,让中国速度惊艳全球。

在贵州平塘,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在时刻搜寻来自外太空的信号。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天文设施,也是世界上灵敏度最高、动作最精准的观天利器,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直抵宇宙的边缘。

十九大即将召开的消息,也让科研工作者们对FAST能尽快形成“更强战斗力”满怀信心。

观星九天外,探秘深海中。这五年,我国深潜科技从弱到强,从跟跑到领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深海大洋,“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这两天正在深潜勘探。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正在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道路上稳步推进。

十九大临近,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信念,让科研工作者们干劲倍增。三天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实现穹顶吊装,这让我国核电的科研人员备感自豪。作为国内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示范工程,“华龙一号”的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大家表示,要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让“华龙一号”更多地走出国门。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