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其他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人大代表万连步:关于加强现代农技推广 促进精准扶贫的建议

2017-03-07 15:47: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于加强现代农技推广 促进精准扶贫的建议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

按照国家的脱贫战略规划要求,到2020年要确保现行标准下的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时间紧任务重,脱贫难度比以往增加,要达到这一既定目标,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来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农业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增幅最直接最便利的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是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用产业引导实现其内生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因此,做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促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落地,不仅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且对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连步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贫困地区农技推广资源不足

我国农业服务体系经过改革后,农技推广大部分职能都由乡镇综合管理,农业职能部门相关基层技术推广工作难以有效管理和实施。虽然《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实际上,农技推广经费仍然短缺,技术设备缺乏,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难以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乡镇农技推广激励机制缺乏。按照“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建设要求看,政府农技推广职能受限,企业的农技服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服务又难以深入偏远贫困地区,三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难以发挥最大效能,也使得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农技推广人员缺乏

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较低,工作条件差,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呈减少趋势。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激励机制,农技推广人员内动力不足,满足不了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农技推广人员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不强,对一些推广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出现推广速度慢、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三)贫困农户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较低

农村贫困地区地处偏远、信息落后,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知识储备较低,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对新型农作物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缺乏足够认识,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难以理解,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不理想。

(四)适应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实用性技术和产品供给不足

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研发还没有形成市场导向的机制,导致了农业科技整体发展迅速但实用性技术却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多是高原丘陵沟壑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多是量少且种植难度高的经济作物,对这类区域性的、单一作物的技术研发还不足,技术集成度、一体化也不高。一些农业技术还缺乏配套的新型农资及装备,加之传统农技推广服务,只重视产前、产中的技术推广服务,而忽视产后的跟踪服务,也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不理想。

二、关于加强农技推广,促进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坚持 “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企业建设配套推广服务中心和示范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也应坚持“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鼓励各类推广主体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加大对涉农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其技术与服务优势,通过政府采购、定向委托、承担项目等方式,搭建农资、农技、农服“一站式”农业服务平台和示范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落实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措施,理顺体制,形成农技服务合力。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和经营性服务组织在贫困地区建立示范田、示范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公益性推广服务和经营性农业服务有机结合,统一纳入政府相关农业技术推广和扶贫工程中。例如,金正大集团在山东平邑县余粮店村,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樱桃种植,建设千亩樱桃种植基地,所有的樱桃统一由金正大提供套餐肥和技术服务,由于采用了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使得当地贫困农户家庭收入翻了几番。因此,应充分利用涉农企业已有的推广网点和技术人才,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其中,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全程化农技推广服务,及时推广高效节能绿色农业技术和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实现产业扶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鼓励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发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实现技物结合,保证农业实用技术供给。

(二)发挥涉农企业技术与服务优势,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技。通过定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授农以“渔”,帮助贫困农户掌握先进实用的技术,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实现精准脱贫。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企合作共建“农民田间学校”等方式,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分模块实施培训,实现精准培训。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农业企业参与,切实发挥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培训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师资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将其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涉农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在贫困地区承担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应纳入政府精准扶贫工程中,给予奖励和优惠政策。

(三)落实激励措施,加快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保护性耕作和土壤养分管理等节本降耗、循环利用等现代新型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对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培训。同时落实激励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的各项措施,激发其内在动力,开辟农技人员到涉农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技术入股、兼职兼薪的有效途径,取得合法报酬,探索出农技人员为涉农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的有效模式。

(四)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加大贫困地区农技推广力度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农技推广。为了确保农业技术能够持久稳定的推广下去,建议农业部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设备和人才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条件艰苦、设施落后的贫困地区。对多元推广主体进行农技推广服务的,应建立监督机制,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绩效、推广的成效等进行监督,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建议加强对《农技推广法》等相关涉农法律的执行监督力度,对于部分地区执行落实不到位的应要求其整改,保证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