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全国质检新闻发布厅>>

河北检验检疫局发布河北口岸埃博拉等疫情防控和卫生检疫工作情况

2015-01-07 11:19: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14年11月13日,河北检验检疫局通报了近期河北口岸埃博拉等传染病疫情防控及卫生检疫工作情况。

  河北出入境疫病防控情况

  当前,国际公共卫生形势十分复杂,中东呼吸道综合征、黄热病、登革热、疟疾、基孔肯雅热等各种传染性疫病情时有发生,特别是埃博拉疫情异常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为最高级别“三级紧急状况”,美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输入性病例。河北地处我国开放的前沿,是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大省,仅西非埃博拉疫情流行区约有1.2万河北籍务工人员,外来疫病传入风险较大,为防止外来疫病传入,河北检验检疫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截至2014年11月13日,在河北,没有一例输入性埃博拉病例及检疫性传染病病例报告。但工作中,河北检验检疫局在河北口岸通过检疫、人员监测、交通工具检疫等均发现疫情。具体情况是:

  河北检验检疫局检疫查验出入境人员306276人次,发现有症状人员61,确诊各类传染病8人次,并首次发现腺病毒、H3N2甲型流感。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24349人次,艾滋病监测23496人次,预防接种31035人次,发现病例15191例,其中传染病病例148例。检疫查验出入境船舶5393艘次,出入境航空器1506架次,发现医学媒介生物阳性、传染病病人等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300艘(架)次,其中船舶290艘次,航空器5架次。查验来自西非埃博拉疫区船舶6艘次,人员135人,未发现异常。检疫查验集装箱出入境集装箱报检42379标箱,检疫处理17102标箱。

  河北口岸防控埃博拉等疫病情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7月,在质检总局代表国家组织的口岸核心能力考核验收中,河北5个对外开放口岸均以高分一次通过考核。之后,河北检验检疫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质检总局的要求,持续强化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口岸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口岸检测、处置、指挥为一体的应急处置技术支撑体系。在河北各口岸建成了包含传染病快速检测实验室、卫生学快速检测实验室、病媒生物监测基础实验室、应急装备室、应急处置指挥室在内的“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成为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技术载体和应急指挥平台。目前,河北检验检疫局病原检测区域中心实验室,已具备23种病原体检测能力,并以满分成绩顺利通过卫生部13个菌种的83种病原体的鉴别考核。

  二是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网络实现了全覆盖。从河北局到各口岸分支机构积极与地方政府及卫生、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通过签订协作协议、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等形成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畅通有效的全方位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置网络。

  三是加强应急准备。河北检验检疫局根据疫情应急工作方案,先后组织开展多次疫情防控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一线人员疫情防控实战能力,并清查口岸应急物资,根据缺口和工作需要及时采购采送样设备、防护面罩、防护服、卫生处理药械等配发各口岸,并要求各口岸单位及时维护和校准监测设备,确保运行正常,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四是一线防控手段完善。河北检验检疫局制定了严控包括埃博拉等疫病情的口岸卫生检疫十措施。包括严格查验,对来自疫区的人员、交通工具(船舶或飞机)实施严格的锚地检疫或登机检疫,同时加强入境人员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对来自发生疫情国家地区的人员,或3周内曾经到过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人员(含密切接触者)的重点人群实行信息登记,要求入境人员特别是有症状人员主动申报,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对感染嫌疑者,移交指定医疗机构诊治,并做好后续信息追踪。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等实施严格的检疫查验和预防性消毒工作,对可能被埃博拉病毒污染的,特别是有症状者的固体、液体废弃物,均按规定采取检疫处理措施。要求所有申请入境人体组织、血液及其制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主动申报来源地。禁止来自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体组织、血液及其制品入境等;严密防控,河北检验检疫局与卫生、边检、海关、公安、商务、旅游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从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国家来冀人员健康随访和咨询服务的通知》,建立了出国人员信息定期通报机制,确定了各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转运指定医院、转运方案、负责人、联络人、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场所及工作人员培训等事项。加强与广州、北京、上海等有非洲航线口岸的检验检疫部门联系,及时获取来自疫区入冀人员信息,并及时通报卫生部门进行追踪或实施医学观察。目前,已向河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通报来自疫区入冀人员信息208例;注重宣传咨询,采取电子显示屏提醒、宣传栏公告和发放5万份宣传册等措施,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等承运人及联检单位接触人员宣讲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等疫病的防控知识,对前往或来自疫情发生地的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指导,提高有关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新闻链接

  河北出入境疫病防控情况主要案例

  案例一:石家庄机场首次检出副流感病毒。2014年3月17日,由台湾入境一65岁男性旅客,通过旅检通道时,河北检验检疫局石家庄机场办值班人员发现其面部潮红,红外体温监测仪报警,温度显示38.2℃,经腋下水银温度计复测为38.4℃,确定为发热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检查及排查其他未见异常,现场咽试子甲乙型流感快筛实验,均为阴性。河北检验检疫局检控中心对该患者的生物样本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为副流感病毒IgG阳性。

  案例二:石家庄机场检出甲型流感H3N2病例。2014年8月29日,一24岁中国籍男性,乘坐由韩国仁川-石家庄的7C8801次国际航班在石家庄机场入境,在通过旅检通道时红外测温仪报警,水银温度计复测腋下体温为38.3℃,确定为发热病例,检疫人员随即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检查及排查,其他未见异常。现场咽拭子甲乙型流感快筛实验,显示为阴性;其血液及咽拭子样本送河北检验检疫局检控中心进一步检测,结果为甲型流感H3N2病毒阳性。

  案例三:曹妃甸口岸检出戊肝船员。2014年10月6日上午11时,河北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接到唐山康比船舶代理公司电话报告,该公司代理的比速7号(PSUSEVENTH)轮上的大厨身体健康出现异常,主要症状是右上腹疼痛,尿液发黄8-9天,巩膜黄染,4号上午和晚上各呕吐一次,体温正常,无头痛,关节痛。10月6日14时,锚地卫生检疫,检疫人员初步判断为可能为病毒性肝炎。随即对该船员的房间、船舶厨房、垃圾、污水及厨房用具进行了消毒处理;并将该船员送至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确诊为急性戊型肝炎合并急性胆囊炎。

  案例四:登革热疑似病例事件。10月9日22时,石家庄机场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对香港-石家庄9c8784入境航班进行人员检疫查验时,发现一名26岁中国籍女性旅客发热,经询问有肌肉酸痛感,进一步查体结果体温39.4℃,咽部充血,余未见异常。自述9月28日到广州旅游,随后于10月7日到达香港;检疫人员采集了血液及咽拭子样本,并进行了甲乙型流感、登革热快筛实验,初步判定为登革热疑似病例。检疫人员按照规定,监督有关卫生处理人员对航空器进行了检疫处理;同时在做好防蚊情况下连夜全程监管发热旅客到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疾控中心就诊检测,最终排除登革热。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