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质检总局正式发布公告,深圳蛇口港、赤湾港、大铲湾港和盐田港四个口岸获得首批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资质,这标志着深圳将成为我国进口粮食的南大门,对促进深圳口岸大宗货物进口,提升港口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进口粮食和油料中可能含有杂草和植物病虫害,为有效防范与降低进口粮食传带外来有害生物的潜在风险,提高口岸安全把关能力,优化口岸资源配置,推动口岸检验检疫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质检总局对进境粮食实行指定口岸管理措施,此次首批公布的58个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分为水运散装、水运集装箱、边境陆运三类。
据深圳检验检疫局介绍,进境粮食口岸应满足六项基本技术要求:具备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且拥有口岸相应资质,符合国家进口粮食总体趋向,布局合理;口岸周边没有农田,不种植与进口粮食类似的作物;进口粮食接卸、运输、储存、查验、处理等区域布局合理,与外界及生活区相对隔离,地面平整、硬化,无裸露土壤,整洁卫生;具备与粮食进口量相适应的接卸、储存(堆放)、运输等能力及设施条件,逐步采用自动吸粮机、自动扦样器、专用运粮车和装备自动取样系统等;具备进口粮食疫情防控、撒漏物清扫、下脚料除害处理及口岸附近疫情监测铲除等条件设施及管理制度,并在关键环节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具备进口粮食相适应的检验检疫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检疫处理等相应条件、设施及专业人员。
深圳是我国进口大宗农产品的重要口岸,其中进口小麦量居全国第二位、进口油菜籽占全国总进口量的五分之一。2013年经深圳口岸进口的大豆、小麦、玉米、油菜籽等粮食和油料达292万吨,今年1-9月达到223.7万吨。为进一步促进深圳口岸粮食油料进口,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深圳检验检疫局结合质检总局指定口岸管理措施的要求,制定了促进深圳口岸粮食油料进口的检验检疫服务措施:一是简化检疫审批手续,对粮食油料进口企业《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的申请和备案工作实行工作日全天候办理,许可证实行网上无纸化核销;二是对符合检验检疫有关条件的进口粮食油料企业实行预通关;三是对进口大宗粮食油料船舶实行靠岸检验检疫;四是实行优先查验和取制样送检,现场未发现重大疫情或重大货物残损、熏蒸剂撒漏等异常情况的,准予卸货;五是设立绿色通道,对进口粮食油料优先落实检验,实行检测周期服务承诺制。(洪崇高)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