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富介绍,近年来,我国进口粮食数量持续增长,进口粮食种类涵盖大豆、玉米、水稻、大小麦、油菜籽等很多品种,产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巴拉圭、东南亚等国家,由于进口粮食均有较长的种植生长周期,且收获后只作过筛等简单处理,大量的进口粮食不可避免地携带外来有害生物。同时,各国生态环境不同,有害生物发生程度也不一样,进口粮食所携带的风险相当高。为有效防范与降低进口粮食传带外来有害生物的潜在风险,提高口岸安全把关能力,优化口岸资源配置,推动口岸检验检疫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粮食实行进境指定口岸管理制度。近日,经国家质检总局考核验收,全国共58个口岸96个查验点获得第一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资质,其中广西有防城港、钦州(中粮码头、勒沟、大榄坪)、梧州等3个口岸5个查验点获批。
据介绍,近年来,广西进口粮食种类已由单一的大豆增加到大豆、油菜籽、木薯干片、高粱、玉米、小麦、大麦、燕麦、豌豆等多个品种,其中进口大豆、油菜籽分别约占全国的10%和40%;全区备案的进口粮食加工、储存企业由2012年14家增至94家,年总加工能力达1400多万吨,年产值500多亿元,实现税收30多亿元,广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进口粮油加工重要产业基地。2014年1-10月,广西进口粮食总量近800万吨、货值40多亿美元。进口量排在前三位的品种分别是大豆606万吨、货值34.38 亿美元,约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10%,主要来自巴西、美国、乌拉圭;油菜籽121万吨、货值7亿美元,约占全国进口量的40%,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木薯干片50万吨、货值1.1亿美元,主要来自越南、泰国。从进境口岸外来有害生物截获看,粮食是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最多的农产品之一,2013年,广西口岸从进口粮食中检出有害生物318种、2290批次,分别占全部进口植物截获疫情的57%和20%;2014年1-10月,从进口粮食中检出有害生物412种3248次,同比去年增长29.6%和41.8%。
董国富说,广西检验检疫局加强进境粮食检验监管,该局提前介入,跟进服务,指导粮食进口加工企业用好用足检验检疫优惠政策,规划建设和建立防疫管理制度,严格组织企业准入考核。先后支持了一批大型粮油生产企业获得进口大豆、油菜籽加工企业资格,帮助全区40多家饲料生产企业首次从国外进口玉米、小麦、高粱等原料,缓解了国内原料不足和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压力,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积极推动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申报工作。主动与质检总局沟通汇报,指导政府、经营企业认真做好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的申报工作,完善进口粮食口岸检疫查验、防疫、检疫处理等设备设施,使防城港、钦州、梧州3个口岸5个查验点顺利获得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资格。
广西检验检疫局动植检处处长包黎明介绍说,广西进境大宗粮食的主要口岸有防城港、钦州、北海3个海港,同时东兴、峒中、凭祥、水口和龙邦口岸也有木薯干片、杂豆等批量粮食进口。所以目前北海、东兴、峒中、凭祥、水口和龙邦等口岸正在按照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建设要求,完善口岸检疫查验和防疫设施,争取明年初申报第二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资质。
包黎明说,下一步,广西检验检疫局将切实做好检验检疫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套先进的检测设备,整合实验室优势资源,扩大CNAS认可的检测范围,全面提高检测能力;加强技术队伍配备,通过业务培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检出率,确保安全卫生;探索改革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促进有效监管;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为指定口岸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