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10月28日,山东检验检疫局召开10月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主要有3个方面内容:一是2014年前三季度山东口岸截获疫病疫情及进口货物检出情况,二是山东检验检疫局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把关情况,三是近期几个检出案例。
一、2014年前三季度山东口岸截获疫病疫情及进口货物检出情况
一是出入境卫生检疫情况。前三季度共查验出入境人员40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3.96%。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78867人次,同比减少4.86%,发现病例24088例,其中,传染病737例。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70047人次,同比减少2.36%。对于以上检出病例均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是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前三季度共在进境大豆、原木、木质包装、水果等产品中截获植物疫情13614批,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兰花褐斑病菌、乳白蚁、美国白蛾、印度双棘长蠹、铁杉断眼天牛等2604批、7271种次,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长角天牛、蜱螨、白纹伊蚊、粉虱、小菌虫、月季黑斑病菌、咖啡豆象等13368批。截获植物疫情的产品主要来自巴西、美国、韩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朝鲜、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对检出疫情的货物均依法采取除害处理、退运、销毁等措施。
三是进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情况。前三季度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及化妆品12466批、10.52亿美元。检出涉及重要安全卫生项目的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152批,不合格产品涉及酒类及饮料、油料、调味品、糕点饼干等17类产品,主要来自韩国、日本、巴基斯坦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主要不合格原因为添加剂、品质不合格、微生物超标、黄曲霉超标和重金属超标等。对以上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均依法做退运、销毁等处理。
四是进口工业品检验监管情况。前三季度共检验监管进口工业品74917批次、708.19亿美元,检出不合格4799批次、87.88亿美元。检出不合格进口工业品主要有铁矿、石油及制品、煤炭、铜矿、机床和医疗器械,这六类货物涉及不合格货值达85.46亿美元,主要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朝鲜、瑞士和中国澳门等国家或地区。针对发现的进口工业品不合格情况,均依法采取退运、销毁、要求整改等措施。
二、山东检验检疫局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把关情况
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特性,该类化学品,如不妥善包装、储存、运输、处置,会对人体、设施、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经济安全。2011年,国务院颁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等环节做出了具体规定。该条例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内的3832种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进出口经营者必须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对于个别企业将危险化学品以普通化工品申报的逃漏检行为,依法予以打击。
对于申报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检疫机构需认真审核企业提交的报检材料,并按要求送相关实验室进行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根据分类鉴别情况现场对标签、安全数据单等危险公示信息进行核查,对危险货物包装进行性能检验及使用鉴定。2014年1-9月份,山东口岸共检验进出口危险化学品13040批,共检出不合格262批,不合格原因主要为危险公示标签、数据单不规范,危险包装不符合相关安全运输要求等。危险公示信息不规范特别是无中文标签会容易导致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存储、使用各环节被使用人误操作,造成安全隐患;而包装破损会导致危险化学品泄露,可能引发人体中毒和环境污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对检出不合格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检疫机构均监督并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整改;同时,为落实国务院促进贸易便利化工作要求,加快进口货物验放速度,我局在黄岛口岸建设了危险化学品集中查验平台,对进口危险化学品实施集中查验,货物通关速度提高40%。
为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带来的安全风险,确保危险化学品顺利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进出口企业:一是注意掌握危险化学品相应的危险特性,按照相关国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选用适宜的危险货物包装,避免货物撒漏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注意了解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技术规范,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签和安全数据单的制作等知识,正确加贴危险公示标签,随附安全数据单。三是对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必须向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申报,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出口。
具体怎样才能把好关,确保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产品的安全,发布会后将带领各位媒体朋友走进一线,实地查看检验检疫人员如何把关,如何检验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产品的过程。
三、近期几个检出案例
1、山东口岸首次因酸价超标退运大宗食用植物油。近日,山东检验检疫局在对共计8001.761吨,货值近700万美元的两批产自马来西亚棕榈液油施检时,发现酸价分别达到0.38mg/g和0.21mg/g,超过国家标准《棕榈油》(GB 15680-2009)0.2mg/g的限量要求。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对其作出退运处理,这也是山东口岸首次退运大宗食用植物油。酸价是评定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植物油的酸价含量高,代表油脂发生了氧化酸败。在油脂的氧化酸败过程中,油脂中的维生素A、人体必需脂肪酸等遭到破坏,而且食用酸败油脂,还会破坏同时摄入的其它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因此,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可出现必需脂肪酸缺乏的中毒现象及脂溶性维生素和核黄素缺乏现象,破坏人体生理平衡,损害人体健康。
2、山东口岸从旅客携带物中检出放射性首饰材料。近日,山东青岛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一韩国入境旅客携带的首饰用原材料进行放射性检测时,仪器报警显示存在强烈的放射性物质,检疫人员立即采样送往烟台国家质检总局放射性检测重点实验室进行确认。实验室人员采用高分辨率γ能谱仪对物品进行γ射线分析,发现材料中存在钍-232、镭-226、铀-238三种天然核素。经调查,该旅客携带的放射性物质为人工合成的复合型石材原料,用于加工手链等装饰品,共计15千克。青岛检验检疫局依法对该批材料作退运出境处理。超标的放射性物质可造成人体造血器官衰竭,消化系统、中枢神经损伤,还可引发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特别是做成项链、手镯随身佩带,危害更大。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佩带进口矿石材料做成的首饰时要注意放射性安全问题,可到相关部门进行放射性检测,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养生”“、健身”、“好运”等不实宣传。
3、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连续检出2批进口原油严重短重。近日,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连续检出2批进口原油严重短重,短重合计1214.0吨,短重货值81.6万美元。其中1批原油来自沙特阿拉伯,短重502.8吨,短重率达5.66‰,短重货值37.2万美元;另一批原油来自委内瑞拉,短重711.2吨,短重率达5.11‰,短重货值44.4万美元。经检验鉴定人员核查,上述2批原油严重短重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装货港检测密度偏高和装货港检测水分偏低。该局已及时出具相关证书,帮助企业对外索赔。同时,该局提醒国内收货人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应明确短重索赔条款及检验鉴定机构,确保货物检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防止贸易欺诈行为的产生,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4、山东济南检验检疫局从进境邮件中截获鲸牙。日前,山东济南检验检疫局与济南海关在对一批来自日本的邮包进行共同查验时,从一个包装箱中发现两颗鲸牙,总计505克,其中一颗重367克,另一颗重138克。这是该局首次截获鲸牙。鲸牙一直作为斐济国历史文化的象征,经常被送给来访的国宾,同时鲸牙也是当地一种原始货币,作为部落领袖间交易、战事、刺杀、贵族联姻、缔结盟约时的重要器物。但为保护物种,1975年以后,鲸目所有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包括其制品在内均属我国法律限制进境和禁止出境类物品。目前,济南检验检疫局联合海关和邮政部门,禁止该批鲸牙入境,并给予退运处理。
5、山东口岸首次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检出进口仿真饰品铅总含量超标。近日,山东青岛检验检疫局对1批自韩国进口的仿真饰品(数量为115.8千克,货值为9.6万元人民币)进行检验时,发现胸针铅总含量为3396mg/kg,超出国家强制性标准《饰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GB28480-2012)限量(1000mg/kg)的3倍多。这是新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砷、汞、铬(六价)、铅总含量的限量要求实施以来,山东口岸首次检出进口仿真饰品铅总含量超标。为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青岛局依法对该批货物做退运处理,并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为进口商对外索赔提供依据。铅(Pb)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可损害人体神经、造血、消化、泌尿、骨骼等各类器官,是影响婴幼儿及儿童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元凶”。《饰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GB28480-2012)已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砷、汞、铬(六价)、铅总含量的限量要求给予1年过渡期,目前一年过渡期已于今年4月30日结束,青岛局提醒相关仿真饰品进口商应予以密切关注并充分了解国家标准相关要求,避免造成损失。
6、山东检验检疫局连续从进境产品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近日,山东检验检疫局分别从进境的原木、板材、木质包装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扁齿长小蠹、似混齿小蠹、长小蠹(非中国种)、近瘤小蠹、美云杉齿小蠹、黄条木小蠹、印度双棘长蠹、地中海梗天牛、芒天牛,从进境棉花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从入境旅客携带水果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其中,美云杉齿小蠹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扁齿长小蠹、似混齿小蠹等其它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山东口岸首次截获。地中海梗天牛、印度双棘长蠹是我国严禁入境的重要林业害虫,在我国尚无分布,一旦传入,将对我国林业生产及生态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大洋臀纹粉蚧的寄生性强,生长链难以控制,极易扩散,有“水果杀手”之称,一旦传入定殖,将对山东的水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非洲大蜗牛可危害500多种作物,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花卉等,且具有摄食凶猛、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等生物特性,在国际上号称“田园杀手”,被我国列为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防止疫情扩散,山东检验检疫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对涉及的产品实施了严格的检疫除害处理。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